第104节
推荐阅读:修仙:从提取精华开始、骂谁实力派呢、致命游戏:全能大佬搞钱攻略、危机处理游戏、剥削好莱坞1980、我不是文豪、舍弟诸葛亮、抗战:野兽们的荣耀、上医至明、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卫成:_(:3」∠)_
第135章
姜蜜说这话时,眼中带笑,看得出来她很高兴。卫成琢磨着她早就梦到这些,竟然能忍着谁也不告诉,问她怎么没说?姜蜜说还不是受的刺激太大,六岁大的白面包子突然成那样,没两天真缓不过来。
“我这几日见着砚台都在琢磨,他是怎么变成那样的?又一想在外头那样就算了,回来还板着个脸问三句不回一句看我不收拾他。”
卫成问她梦里见着儿媳妇没?
姜蜜摊手:“梦到都是外头的事,家里人全没见着。”
卫成一番沉思,表示从前还是小看了他,以后得提高标准严格要求:“你给他生了颗聪明脑袋,不能任由他糟蹋了。对了,这个事别告诉爹娘,省得二老知道之后宠他上天。”现在他已经是府上大宝贝一只,让二老知道他以后三元及第,那不得了了。
“我就是想到这儿才没说。咱娘那张嘴也真绝了,我怀着砚台的时候还在乡下,娘就说他日后要考状元,砚台还真是冲状元去的。我赶明去问问娘,看宣宝以后干嘛来着。”
卫成让她别胡思乱想,睡吧。
姜蜜看时辰的确晚了,吹灯歇下,后来这天她没顾得上让婆婆预测人生,就接到门房送来的信。其中一封写明了交给卫成,另一封是给她的,料想是娘家人送来,姜蜜拿到手就拆了。
果不其然,这封信是以大伯的名义写的,应该还是请人代笔,除了闲话家常之外,上面提到两件事。
其一是狗子岁数差不多了,爹准备给他说亲,后娘好像不太愿意。
其二大伯准备将孙子辈的都送去读书,先读几年看看,有聪明的就重点培养,不能读也学点道理认几个字。本来读书看个人,不应该写信来麻烦,主要还是卫家兄弟把经文注解卖了,现在也没第二套,姜家人有点担心,怕小地方学堂夫子教不好,毕竟不是谁都有卫成的本事,一般聪明的要自悟那些道理实在难了一些。
她大伯就想让姜蜜帮着出出主意,指条路。看遣词用句他挺不好意思,也是为自家孙子,厚着脸皮也来求侄女。
姜蜜当了卫家媳妇,本来娘家那头大小事不用她参言,不过大伯写信来问,她能帮也愿意帮。可读书的事姜蜜说不好,当晚卫成回府,姜蜜拿着信给他看了。
“蜜娘你想帮吗?”
“只要不麻烦你,能帮就帮,挤时间为他们再做一套注解这种事我不同意。”
卫成笑道:“我也没那心思,其实要想拉拔一把不难,先让他学会认字,把基础打好,只要是真的肯读书,我回头帮着举荐一下。官学福利好,那地方轻易进不去,民间也有些不错的学馆,举人进士出了不少,去学馆用心读考个举人,中举之后左右得赴京应考,到时我点拨他看看。”
“那我就这么回,喂大伯他们吃颗定心丸也好,省得成日忧着那书,怕忧出病来。”
卫成挑眉:“这次你自己回信?”
“我试试看,我这一年学做账写的字不少,是不能跟你们读书人比,回封信总没问题。到时候告诉他们是我写的,家里总不会嫌弃字丑,想我原先目不识丁,嫁给你之后从头学的,都会写那么多字了。”
“蜜娘你字比砚台还规矩些,他人小拿不好笔,写出来又傻又大还没你中看。”要卫成说,他媳妇儿的字是还没写出风骨,好歹方方正正规规矩矩,就这笔字没准比她乡下兄弟要强。
姜狗子其实也不傻,就是那性子,贪吃贪玩拘不住的。
要说他有哪里好,大概就是胸无大志小富即安。
别人说你姐夫这么能耐,问眼红不?不眼红,非但如此还乐得沾光。他宁肯在乡间做霸王也不乐意出去受闲气,钱桂花嫌他没志气。说没志气也不假,他这么现实总比成日做美梦野心勃勃来得强,至少能叫人放心,在乡下小打小闹搞不出大事来,不用怕他闯祸。
听姜蜜说完他娘家的事,卫成也把大叔公的回信看了,他不光给二老念了信,后来进宫的时候还跟皇上回话来着。说那幅耄耋富贵图送回去之后,立刻轰动十里八乡,大叔公回信来说能收到这份礼这辈子值了,让卫成替他给皇上磕头。
又说事情传开之后陆续有人登门想借皇上墨宝一观,大叔公生怕展开的次数多了把画损坏,轻易都没拿出来,有些诚心诚意的才给看了。因为家里没合适的地方悬挂,那幅字画被他供起来,准备妥善珍藏留给子孙后代做传家宝,让他们知道老头子也风光过……
卫成回话回得特别实在,皇帝听着有点意思,说你大叔公是个妙人。
又说送礼嘛,能送到心坎上就好。
老人家这么喜欢,就请他好生保重身体,等十年后还给他题字。
卫成又谢了一回。
“朕听说你前段时间在给儿子寻摸西席?可寻到了?”
“劳皇上牵挂,臣运气不错,已寻到人。”
“你倒顺利,不像朕,为了给大皇子配个伴读没少费心思。”
“无论先生或者伴读,都能直接对人产生影响,自然要慎重。不怕皇上笑话,微臣平常在衙门做事也没那么犹豫过,为选出一位才学包括性情都很不错的先生,那阵子没少挑剔,也招了许多闲话。前段时间曾听到旁人议论说犬子不过六岁,请个启蒙先生带着认字而已,眼光倒是不低,说他这么金贵且看二十年后能有多大出息。那话不中听,臣并不往心里去,想着最后能请到合心意的人已是幸事,旁人要说,由他说去。为儿子谋划是父亲应该做的,他日后出息与否看他造化,臣总得把责任尽到,不能失职。”
皇帝听着点了点头。
三字经里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孩儿年幼的时候是容易受方方面面影响,慎重些是为他好。
两个年轻的父亲互相交换了些育儿心得,聊着又说到朝廷上的事,待卫成出宫都不早了。
君臣二人说话之时,姜蜜铺上纸张提笔给娘家回信。先说了些府上的事,让他们放心一切都好,然后才切到他们最关心的话题上,让正在开蒙的好生打好基础,做学问就像起房子,地基不牢房子盖起来也不好住人。反正基础的东西先掌握了,哪怕小地方上夫子能教的东西不多,至少把他教的学会,感觉他不能再帮你更多再写信来……
姜蜜把卫成那番话转述过去,让娘家也别再惦记什么注解了,做人不能太计较得失,得往前看。
第136章
姜蜜的答复的确是喂她娘家吃了颗定心丸,之前为那套书纠结了半年,之后也不敢说彻底释然,好歹不那么难受了。再说起来也不过是吐槽卫大卫二自己没本事还见钱眼开,坑了后代子孙。
写过去的信上有提到老爹在给狗子寻摸亲事,姜蜜听说了也不好装不知情,她也给了个话,说哪天亲事议定了,还是递个话来,做姐姐的等着给他添喜。
又因为不放心后娘,怕她盯着家世背景选媳,精挑细选娶回个搅家精来。姜蜜说到娶妻当娶贤,人贤惠能持家孝心好的最要紧。媳妇儿娘家再好也不过给添副陪嫁,人嫁出来了还能时时刻刻为她操心善后?即便家里爹娘肯,兄嫂肯不?
一副陪嫁值当什么?
若人强,穷也能白手起家;若人不行,再多钱都能败光了。
这些道理哪怕姜蜜不说,姜大嫂能想到,她能想到却不一定会多管闲事,毕竟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狗子要说亲,他父母俱在没得由伯娘比手画脚。
既然姜蜜挑明写了,姜大嫂让男人走了一趟,找二兄弟。
倒是没提信上如何如何说,只是问他看好没有?姜父摇头:“我就这一个儿,结媳妇的事总要仔细些。”
“是要仔细些,咱们家虽然没出个本事人,仰仗蜜娘在十里八乡得了脸面,尤其卫三郎同那两兄弟翻了脸,巴结奉承的自然不会往那头去,全盯上卫老爷子和你这边。你放出话要给狗子说亲,周边多的是人肯嫁,真心实意看得起狗子肯嫁给他的却是少数,里头许多打着其他注意。老二你可不能看着那头家底好就草率点头,娶回个祸害你闺女在京城也不安心。”
姜父说知道。
“我问狗子心里中意哪样的,他说他姐那样的,他这么说了我还能反着挑?狗子的性情跟蜜娘不同,他不是能逆来顺受的,要是不合他心意,不闹出是非?”
“弟妹呢?她怎么想?”
姜父皱了皱眉,过会儿才说:“别管她怎么想,狗子的亲事我说了就作数。”
“听你这话,她想要条件好的?”
姜父摇头:“她不死心,还想让狗子读书,说不着急娶媳妇。”
……
……
真别说,这想法和当年的吴婆子如出一辙。
十年前吴婆子也说不着急成亲,先考上秀才,考上之后就能娶个城里媳妇。她那么想不算错,至少卫成学问好。狗子读书根本就是混,字儿写得还没晚进学堂的规矩,他没那心,不想读,是被逼的,现在还要读出个名堂再娶媳妇儿,那恐怕再过十年还是光棍一条。
姜老大噎了半晌,伸手拍拍兄弟肩膀,让他男人家别给婆娘安排了,自己心里要有成算。
“对了,有个事我一直忘了问你,前段时间周家人是不是进过村?”
附近这片姓周的不少,姜父却知道,大哥口中的周家人指的是他先妻娘家,也就是大田村那户。
他们早就搬进城里去了,许多年没回来,先前哪怕听说后山村卫家出了个大官老爷也没想到能同自个儿扯上关系。还是前段时间,卫老爷子过寿,因着有皇上添礼,办席那天认识或者不认识的来了一堆。周家也有人去凑热闹,才知道大官娘子是姜蜜。
后来周老大特地上前山村找过他,结果不欢而散。
一提到周家,姜父脸就垮了,他大哥催问是不是有这回事?周家人找来干啥?
姜父回屋去坐下,说:“还能干啥?问我怎么蜜娘出嫁的时候没知会他?还说亲外甥女当了官太太,他做大舅的全不知情。早年的事大哥你知道,婆娘没了之后,舅兄只来看过一眼,就同我不相往来了。我有事去求他帮忙,他看我跟看外人一样,说他妹子没了,我两家姻亲就断了。他们觉得我总归要续弦,我续弦后同周家就不是正经亲戚。先妻只留下蜜娘一个,我那时人多年轻?续弦有错?闺女迟早要嫁出去我不要个儿子养老送终?”
这年头的人,要是儿子多了,兴许会很稀罕女儿,像头胎多半还是想要儿子的。
姜父也有这毛病,因着自己年轻后头还能生,他一早对姜蜜还不错。后来一方面是续弦之后把心思放在了后来的身上,另一方面也是对先妻那头有气,见着蜜娘就会想起舅兄的态度,心里不爽,对她就有些漠视。
姜父不敢把过错全推给舅兄,他迁怒女儿本来也不对,这也是为啥姜蜜发达之后他做爹的也没好意思腆着脸往前凑变着法要好处,就是早年责任没尽到,没那个脸。
他没脸,周家就有脸吗?
快二十年了,周老大对外甥女不闻不问,现在看见利益想起来有这门亲戚,想同他冰释前嫌,做梦!
因着不待见周家,姜父提都不想提及,还是姜老大催促着,他才冷着脸把前因后果说了。
“当初要跟我断亲的是他,现在听说蜜娘嫁了四品京官,腆着脸就凑上来了,他都忘了当年说的话,一见我喊得还挺亲热,张嘴就是妹夫。”
“你呢?你咋应的?”
“我当没看到,转身进屋了,他还跟上来说了一堆。说当初是误会,他妹子嫁过来的时候好好的,几年时间人没了,他说他们想的多了点,对我就有怨气,这才生出天大的误会来。还说什么如今看来我对蜜娘还是不错,给她寻摸了这么好一桩亲事,让他嫁给官老爷享福去了,既然发现是误会,就该解开……那些话我都说不出来,他脸皮是真厚。我听着烦,把人轰出去了,让他别白日做梦,我女儿嫁出去了,她如今是卫家人,我们姜家有事要求她都得再三掂量,周家算个屁。”
周老大说的那些的确是一句都不用听。
只要知道一点,你落魄时他躲得老远,发达了立马凑上来,想到这就该知道那家是啥德行,还不是嫌贫爱富?
“村里都知道你和那头断亲了,把他轰出门去没错,你轰出去之后咋没说一声?要是说了我写信上京的时候也能知会一声。”
姜父那表情,就跟食了屎似的:“那一家子全是恶心人的,还要特地告诉蜜娘?她不知道还通泰些。”
“你就不怕他走你的门路没走通,回头直接往京城跑?”
“有那么容易那卫大卫二早就去了。”
兄弟也是傻的,姜老大看他头疼,说普通人要上京是很难,他周老大不见得。他原先就是挑着担子做货郎的,后来搬进哪个县城里做买卖去了吧?能这么多年不回村,估计有些家当。商户人家拿路引容易,出去一趟还算简单。
听大哥这么说,姜父想了想,周老大穿得是比原先体面多了,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傻,这些做买卖的只需要跟着出去跑趟货就能进京,没什么成本。
难怪他前段时间吃了闭门羹之后再也没来过,敢情是看这条路走不通,改道了。
姜父想着紧张起来,问:“他该不会跑到蜜娘跟前去诋毁我?把过错全往我身上推?”
“没准……”
姜父气炸肺了,一巴掌拍大腿上,说那天该结实打他一顿的!
“大哥你也别干听着,替我出出主意,现在咋办?我这会儿写信送去来得及吗?”
看他这样姜老大反而不急,说算了吧:“我想提醒蜜娘是让她做好准备,别等周家的找上门闹她个措手不及。现在没准人已经往那头去了,再送信也是马后炮。”
“我是怕她误会,我虽然没当个好爹,也没害过她娘。当初跟周家闹翻也怪不到我头上,他们十几二十年没登门又不是我拦着不让来……周氏没的时候蜜娘人小,她啥都不知道,我想着那家人就闹心也没和她说过什么,你说要是周老大到她跟前去搬弄是非,编着一套一套的她会不会就信了?姓周的本来就是货郎出身,连死的都能说成活的,要骗人还不容易?”
姜老大扯扯嘴角:“谁让你没早同蜜娘说清楚,现在担心这啊那的也没用,我想着侄女儿人通透,侄女婿能被皇上倚重恐怕也不好忽悠,你想开点。”
本来挺想得开,非但想得开,他心里还解气得很,觉得十几二十年前受的窝囊气全撒出去了。
风水轮流转啊,以前周老大瞧不上他,现在不也得倒贴上来?
本来姜父乐观得很,经他大哥点拨,后背上冷汗刷的就下来了。后来几天他早晚都在给祖宗烧香,求祖宗保佑,最好能给女儿拖个梦,让她看看周老大当年是什么嘴脸。
第135章
姜蜜说这话时,眼中带笑,看得出来她很高兴。卫成琢磨着她早就梦到这些,竟然能忍着谁也不告诉,问她怎么没说?姜蜜说还不是受的刺激太大,六岁大的白面包子突然成那样,没两天真缓不过来。
“我这几日见着砚台都在琢磨,他是怎么变成那样的?又一想在外头那样就算了,回来还板着个脸问三句不回一句看我不收拾他。”
卫成问她梦里见着儿媳妇没?
姜蜜摊手:“梦到都是外头的事,家里人全没见着。”
卫成一番沉思,表示从前还是小看了他,以后得提高标准严格要求:“你给他生了颗聪明脑袋,不能任由他糟蹋了。对了,这个事别告诉爹娘,省得二老知道之后宠他上天。”现在他已经是府上大宝贝一只,让二老知道他以后三元及第,那不得了了。
“我就是想到这儿才没说。咱娘那张嘴也真绝了,我怀着砚台的时候还在乡下,娘就说他日后要考状元,砚台还真是冲状元去的。我赶明去问问娘,看宣宝以后干嘛来着。”
卫成让她别胡思乱想,睡吧。
姜蜜看时辰的确晚了,吹灯歇下,后来这天她没顾得上让婆婆预测人生,就接到门房送来的信。其中一封写明了交给卫成,另一封是给她的,料想是娘家人送来,姜蜜拿到手就拆了。
果不其然,这封信是以大伯的名义写的,应该还是请人代笔,除了闲话家常之外,上面提到两件事。
其一是狗子岁数差不多了,爹准备给他说亲,后娘好像不太愿意。
其二大伯准备将孙子辈的都送去读书,先读几年看看,有聪明的就重点培养,不能读也学点道理认几个字。本来读书看个人,不应该写信来麻烦,主要还是卫家兄弟把经文注解卖了,现在也没第二套,姜家人有点担心,怕小地方学堂夫子教不好,毕竟不是谁都有卫成的本事,一般聪明的要自悟那些道理实在难了一些。
她大伯就想让姜蜜帮着出出主意,指条路。看遣词用句他挺不好意思,也是为自家孙子,厚着脸皮也来求侄女。
姜蜜当了卫家媳妇,本来娘家那头大小事不用她参言,不过大伯写信来问,她能帮也愿意帮。可读书的事姜蜜说不好,当晚卫成回府,姜蜜拿着信给他看了。
“蜜娘你想帮吗?”
“只要不麻烦你,能帮就帮,挤时间为他们再做一套注解这种事我不同意。”
卫成笑道:“我也没那心思,其实要想拉拔一把不难,先让他学会认字,把基础打好,只要是真的肯读书,我回头帮着举荐一下。官学福利好,那地方轻易进不去,民间也有些不错的学馆,举人进士出了不少,去学馆用心读考个举人,中举之后左右得赴京应考,到时我点拨他看看。”
“那我就这么回,喂大伯他们吃颗定心丸也好,省得成日忧着那书,怕忧出病来。”
卫成挑眉:“这次你自己回信?”
“我试试看,我这一年学做账写的字不少,是不能跟你们读书人比,回封信总没问题。到时候告诉他们是我写的,家里总不会嫌弃字丑,想我原先目不识丁,嫁给你之后从头学的,都会写那么多字了。”
“蜜娘你字比砚台还规矩些,他人小拿不好笔,写出来又傻又大还没你中看。”要卫成说,他媳妇儿的字是还没写出风骨,好歹方方正正规规矩矩,就这笔字没准比她乡下兄弟要强。
姜狗子其实也不傻,就是那性子,贪吃贪玩拘不住的。
要说他有哪里好,大概就是胸无大志小富即安。
别人说你姐夫这么能耐,问眼红不?不眼红,非但如此还乐得沾光。他宁肯在乡间做霸王也不乐意出去受闲气,钱桂花嫌他没志气。说没志气也不假,他这么现实总比成日做美梦野心勃勃来得强,至少能叫人放心,在乡下小打小闹搞不出大事来,不用怕他闯祸。
听姜蜜说完他娘家的事,卫成也把大叔公的回信看了,他不光给二老念了信,后来进宫的时候还跟皇上回话来着。说那幅耄耋富贵图送回去之后,立刻轰动十里八乡,大叔公回信来说能收到这份礼这辈子值了,让卫成替他给皇上磕头。
又说事情传开之后陆续有人登门想借皇上墨宝一观,大叔公生怕展开的次数多了把画损坏,轻易都没拿出来,有些诚心诚意的才给看了。因为家里没合适的地方悬挂,那幅字画被他供起来,准备妥善珍藏留给子孙后代做传家宝,让他们知道老头子也风光过……
卫成回话回得特别实在,皇帝听着有点意思,说你大叔公是个妙人。
又说送礼嘛,能送到心坎上就好。
老人家这么喜欢,就请他好生保重身体,等十年后还给他题字。
卫成又谢了一回。
“朕听说你前段时间在给儿子寻摸西席?可寻到了?”
“劳皇上牵挂,臣运气不错,已寻到人。”
“你倒顺利,不像朕,为了给大皇子配个伴读没少费心思。”
“无论先生或者伴读,都能直接对人产生影响,自然要慎重。不怕皇上笑话,微臣平常在衙门做事也没那么犹豫过,为选出一位才学包括性情都很不错的先生,那阵子没少挑剔,也招了许多闲话。前段时间曾听到旁人议论说犬子不过六岁,请个启蒙先生带着认字而已,眼光倒是不低,说他这么金贵且看二十年后能有多大出息。那话不中听,臣并不往心里去,想着最后能请到合心意的人已是幸事,旁人要说,由他说去。为儿子谋划是父亲应该做的,他日后出息与否看他造化,臣总得把责任尽到,不能失职。”
皇帝听着点了点头。
三字经里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孩儿年幼的时候是容易受方方面面影响,慎重些是为他好。
两个年轻的父亲互相交换了些育儿心得,聊着又说到朝廷上的事,待卫成出宫都不早了。
君臣二人说话之时,姜蜜铺上纸张提笔给娘家回信。先说了些府上的事,让他们放心一切都好,然后才切到他们最关心的话题上,让正在开蒙的好生打好基础,做学问就像起房子,地基不牢房子盖起来也不好住人。反正基础的东西先掌握了,哪怕小地方上夫子能教的东西不多,至少把他教的学会,感觉他不能再帮你更多再写信来……
姜蜜把卫成那番话转述过去,让娘家也别再惦记什么注解了,做人不能太计较得失,得往前看。
第136章
姜蜜的答复的确是喂她娘家吃了颗定心丸,之前为那套书纠结了半年,之后也不敢说彻底释然,好歹不那么难受了。再说起来也不过是吐槽卫大卫二自己没本事还见钱眼开,坑了后代子孙。
写过去的信上有提到老爹在给狗子寻摸亲事,姜蜜听说了也不好装不知情,她也给了个话,说哪天亲事议定了,还是递个话来,做姐姐的等着给他添喜。
又因为不放心后娘,怕她盯着家世背景选媳,精挑细选娶回个搅家精来。姜蜜说到娶妻当娶贤,人贤惠能持家孝心好的最要紧。媳妇儿娘家再好也不过给添副陪嫁,人嫁出来了还能时时刻刻为她操心善后?即便家里爹娘肯,兄嫂肯不?
一副陪嫁值当什么?
若人强,穷也能白手起家;若人不行,再多钱都能败光了。
这些道理哪怕姜蜜不说,姜大嫂能想到,她能想到却不一定会多管闲事,毕竟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狗子要说亲,他父母俱在没得由伯娘比手画脚。
既然姜蜜挑明写了,姜大嫂让男人走了一趟,找二兄弟。
倒是没提信上如何如何说,只是问他看好没有?姜父摇头:“我就这一个儿,结媳妇的事总要仔细些。”
“是要仔细些,咱们家虽然没出个本事人,仰仗蜜娘在十里八乡得了脸面,尤其卫三郎同那两兄弟翻了脸,巴结奉承的自然不会往那头去,全盯上卫老爷子和你这边。你放出话要给狗子说亲,周边多的是人肯嫁,真心实意看得起狗子肯嫁给他的却是少数,里头许多打着其他注意。老二你可不能看着那头家底好就草率点头,娶回个祸害你闺女在京城也不安心。”
姜父说知道。
“我问狗子心里中意哪样的,他说他姐那样的,他这么说了我还能反着挑?狗子的性情跟蜜娘不同,他不是能逆来顺受的,要是不合他心意,不闹出是非?”
“弟妹呢?她怎么想?”
姜父皱了皱眉,过会儿才说:“别管她怎么想,狗子的亲事我说了就作数。”
“听你这话,她想要条件好的?”
姜父摇头:“她不死心,还想让狗子读书,说不着急娶媳妇。”
……
……
真别说,这想法和当年的吴婆子如出一辙。
十年前吴婆子也说不着急成亲,先考上秀才,考上之后就能娶个城里媳妇。她那么想不算错,至少卫成学问好。狗子读书根本就是混,字儿写得还没晚进学堂的规矩,他没那心,不想读,是被逼的,现在还要读出个名堂再娶媳妇儿,那恐怕再过十年还是光棍一条。
姜老大噎了半晌,伸手拍拍兄弟肩膀,让他男人家别给婆娘安排了,自己心里要有成算。
“对了,有个事我一直忘了问你,前段时间周家人是不是进过村?”
附近这片姓周的不少,姜父却知道,大哥口中的周家人指的是他先妻娘家,也就是大田村那户。
他们早就搬进城里去了,许多年没回来,先前哪怕听说后山村卫家出了个大官老爷也没想到能同自个儿扯上关系。还是前段时间,卫老爷子过寿,因着有皇上添礼,办席那天认识或者不认识的来了一堆。周家也有人去凑热闹,才知道大官娘子是姜蜜。
后来周老大特地上前山村找过他,结果不欢而散。
一提到周家,姜父脸就垮了,他大哥催问是不是有这回事?周家人找来干啥?
姜父回屋去坐下,说:“还能干啥?问我怎么蜜娘出嫁的时候没知会他?还说亲外甥女当了官太太,他做大舅的全不知情。早年的事大哥你知道,婆娘没了之后,舅兄只来看过一眼,就同我不相往来了。我有事去求他帮忙,他看我跟看外人一样,说他妹子没了,我两家姻亲就断了。他们觉得我总归要续弦,我续弦后同周家就不是正经亲戚。先妻只留下蜜娘一个,我那时人多年轻?续弦有错?闺女迟早要嫁出去我不要个儿子养老送终?”
这年头的人,要是儿子多了,兴许会很稀罕女儿,像头胎多半还是想要儿子的。
姜父也有这毛病,因着自己年轻后头还能生,他一早对姜蜜还不错。后来一方面是续弦之后把心思放在了后来的身上,另一方面也是对先妻那头有气,见着蜜娘就会想起舅兄的态度,心里不爽,对她就有些漠视。
姜父不敢把过错全推给舅兄,他迁怒女儿本来也不对,这也是为啥姜蜜发达之后他做爹的也没好意思腆着脸往前凑变着法要好处,就是早年责任没尽到,没那个脸。
他没脸,周家就有脸吗?
快二十年了,周老大对外甥女不闻不问,现在看见利益想起来有这门亲戚,想同他冰释前嫌,做梦!
因着不待见周家,姜父提都不想提及,还是姜老大催促着,他才冷着脸把前因后果说了。
“当初要跟我断亲的是他,现在听说蜜娘嫁了四品京官,腆着脸就凑上来了,他都忘了当年说的话,一见我喊得还挺亲热,张嘴就是妹夫。”
“你呢?你咋应的?”
“我当没看到,转身进屋了,他还跟上来说了一堆。说当初是误会,他妹子嫁过来的时候好好的,几年时间人没了,他说他们想的多了点,对我就有怨气,这才生出天大的误会来。还说什么如今看来我对蜜娘还是不错,给她寻摸了这么好一桩亲事,让他嫁给官老爷享福去了,既然发现是误会,就该解开……那些话我都说不出来,他脸皮是真厚。我听着烦,把人轰出去了,让他别白日做梦,我女儿嫁出去了,她如今是卫家人,我们姜家有事要求她都得再三掂量,周家算个屁。”
周老大说的那些的确是一句都不用听。
只要知道一点,你落魄时他躲得老远,发达了立马凑上来,想到这就该知道那家是啥德行,还不是嫌贫爱富?
“村里都知道你和那头断亲了,把他轰出门去没错,你轰出去之后咋没说一声?要是说了我写信上京的时候也能知会一声。”
姜父那表情,就跟食了屎似的:“那一家子全是恶心人的,还要特地告诉蜜娘?她不知道还通泰些。”
“你就不怕他走你的门路没走通,回头直接往京城跑?”
“有那么容易那卫大卫二早就去了。”
兄弟也是傻的,姜老大看他头疼,说普通人要上京是很难,他周老大不见得。他原先就是挑着担子做货郎的,后来搬进哪个县城里做买卖去了吧?能这么多年不回村,估计有些家当。商户人家拿路引容易,出去一趟还算简单。
听大哥这么说,姜父想了想,周老大穿得是比原先体面多了,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傻,这些做买卖的只需要跟着出去跑趟货就能进京,没什么成本。
难怪他前段时间吃了闭门羹之后再也没来过,敢情是看这条路走不通,改道了。
姜父想着紧张起来,问:“他该不会跑到蜜娘跟前去诋毁我?把过错全往我身上推?”
“没准……”
姜父气炸肺了,一巴掌拍大腿上,说那天该结实打他一顿的!
“大哥你也别干听着,替我出出主意,现在咋办?我这会儿写信送去来得及吗?”
看他这样姜老大反而不急,说算了吧:“我想提醒蜜娘是让她做好准备,别等周家的找上门闹她个措手不及。现在没准人已经往那头去了,再送信也是马后炮。”
“我是怕她误会,我虽然没当个好爹,也没害过她娘。当初跟周家闹翻也怪不到我头上,他们十几二十年没登门又不是我拦着不让来……周氏没的时候蜜娘人小,她啥都不知道,我想着那家人就闹心也没和她说过什么,你说要是周老大到她跟前去搬弄是非,编着一套一套的她会不会就信了?姓周的本来就是货郎出身,连死的都能说成活的,要骗人还不容易?”
姜老大扯扯嘴角:“谁让你没早同蜜娘说清楚,现在担心这啊那的也没用,我想着侄女儿人通透,侄女婿能被皇上倚重恐怕也不好忽悠,你想开点。”
本来挺想得开,非但想得开,他心里还解气得很,觉得十几二十年前受的窝囊气全撒出去了。
风水轮流转啊,以前周老大瞧不上他,现在不也得倒贴上来?
本来姜父乐观得很,经他大哥点拨,后背上冷汗刷的就下来了。后来几天他早晚都在给祖宗烧香,求祖宗保佑,最好能给女儿拖个梦,让她看看周老大当年是什么嘴脸。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15938/246124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