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节
推荐阅读:人在封神:微末崛起,吾乃财神、怪物来了、灾变卡皇、玄学嫡女算卦灵:吃瓜续命她最行、绝美软O被弃,军校众神争她成瘾、从火影开始成为忍者、我在英超造豪门、我刚满级,你们让我当傀儡皇帝?、给历史名人当导游,祖国又惊艳了、九姑娘她一身反骨人还狂、
李婆子只蒸了一只,主要是给荣锦两人加餐的,最好吃的鸭腿儿当然得给他俩,剩下的鸭头和脖子,李婆子喜欢,就留给自己了。
其他人就把鸭身子鸭翅膀分了,那也有不少的肉,油水更是充足。
小孩子捏着鸭架啃得满嘴流油,直说好吃好吃,而大人们比起来还算矜持,将各自分得的鸭肉吃的精光,骨头都嚼碎了吸一吸骨髓,那个香啊。
第118章
荣锦回来后休整了几天, 马上面临一个问题, 她要上学啦!
五六岁正是开始学习的年纪,荣锦虽然长大的过程不走寻常路, 但谁让她就不是个普通人呢, 心智本就不低,到了这个时候也该去学堂认认字。
即使荣锦本来就识字来着,但是看着李婆子那副高兴开心的样子, 她也就不说什么了, 反正在家也没事, 闲着也是闲着。
以前年龄小只能待在竹筐里或者床上, 现在能跑能跳了, 却发现其实也没什么事可做的, 何不趁机享受一下学童的时光?
得到荣锦确定要去上学的意愿之后, 李婆子忙开了。
她兴冲冲地开始给宝贝孙女准备小书包, 晚上还搭着煤油灯给书包上绣花,更是买了新的课本仔细地包了封皮。
家里其实有旧书本的,李长江李桃花他们上课用的旧课本,基本都是再传给下面的弟弟妹妹用, 能给家里省钱还不浪费。
李长河兄弟俩就是这么过来的,甚至身上的衣裳也是大的穿了小的穿, 穿的不行了再拆拆缝缝摞个补丁什么的继续穿。
然而, 李婆子是不会让宝贝孙女受这种委屈的。
首先衣裳方面, 先不说李婆子将压箱底的好布都给荣锦做了一身又一身没补丁还贴身好看的花衣裳, 其次就是在京都城那会儿主席等人送的买的那些, 也足够她穿上许久的了。
当荣锦穿上漂亮的好衣裳,踩着刘部长给她挑的精致小皮鞋,往那儿一站,一看就跟其他人不一样。
见过的村民们都夸上了,夸她比城里娃还像城里娃,不愧是他们村的小仙女。
在这种情况下 ,李婆子怎么可能委屈宝贝孙女用堂兄弟姐妹用过的旧课本?那必须买新的。
当然了,为了不显得太厚此薄彼,李婆子早就把在京都城时给家里人买的东西拿出来分了。
赵凤仙得了一件的确良碎花汗衫,灰底蓝花,是当时在百货大楼人家售货员放在柜台上随意卖的工厂残次品。
李婆子看着不算太贵,和柜台上其他的比起来简直赚了,于是当时拎了好几件呢。
荣锦觉得看上去老气,但是赵凤仙稀罕的不行,拿到手后第二天就穿上身了,特意选了一条能穿出棱角的尼龙裤搭配,头发梳成两条麻花黑辫子,下巴一仰,精气神儿立马就出来了。
她出去逛一圈,村里人眼含羡慕地夸了一波,赵凤仙嘴上不说,脸上的笑容却几天没落下,显然是十分衬意的。
钱春娥的也少不了,李婆子挑出一件红底白格子的女士衬衫给她穿,同样是那批残次品里面买来的。
其他都好,只有袖子上有点瑕疵,李婆子当时买了后就回去巧手弄好了,现在再看一点都看不出来。
钱春娥也有上回从供销社买的尼龙裤,之前一直舍不得穿,这回学着大嫂的搭配找出来穿上,再梳个黑油油的大辫子,换上新做的布鞋,村里转一趟,赞叹羡慕的话收了一箩筐。
王月琴的衣裳同样是差不多的的确良料子,只是她正大着肚子,最好还是穿以前穿舒适了的旧衣裳,新得的只能偶尔拿出来看上两眼解解馋,等她生了孩子再穿了。
男人们的礼物大都是实用性的东西,李婆子没给他们买成衣,打算用带回来的那两匹灰扑扑的布料做,比买成品的衣裳划算。
毕竟爷们一般都风里来雨里去的干重活,好衣裳穿上身了也是浪费,还不如用耐脏耐磨的料子自己做呢。
索性,李老头和李治国哥仨没意见,有的穿就乐乐呵呵的很高兴。
现在他们全家身上穿的,脚上踩的,至少比前两年好上太多,至少补丁没了,以前那些补丁摞补丁的旧衣裳都被赵凤仙她们拆了浆浆洗洗做成了布鞋。
荣锦和陈向阳被李婆子打扮的齐齐整整,其他五个孩子也没落下,每人都有新衣裳新料子可穿,搁李婆子的话说,五个小的是跟着沾了小仙女的光,让他们一定要记着福娃妹妹的好。
哦,不仅是福娃妹妹,还有福娃姐姐,在荣锦的坑蒙拐骗下,李荷花小丫头已经对曾经的福娃妹妹喊姐姐了。
“比你长的高长的大的都是姐姐,知道不?知道了喊声姐姐就给你糖吃哦。”荣锦当时拿着麻糖对心眼不小的小不点这样哄道。
李荷花眨巴着两只大眼睛,一会儿看看长的比她高比她大的福娃妹妹,一会儿瞅着那根沾着白芝麻的香香麻糖流口水。
“福娃姐姐!”最后是嘴馋战胜了当姐姐的坚持,李荷花乖乖巧巧地喊道。
荣锦脸上立马露出得逞般的笑意,虎摸了一下对方的狗头,将手上甜的腻人的麻糖给了她,小丫头立即抱住啃了,糊了满脸的芝麻粒。
可是吃完后,李荷花有点不想认账了,哭唧唧地说以后没有妹妹喊她姐姐了,头上还又多了两个能管她的哥哥姐姐。
陈向阳在一旁看着笑,荣锦被小妮子哭磨的耳朵轰鸣,就知道小丫头鬼点子多,东西吃到肚子就想翻脸了咋地。
恰逢王月琴挺着肚子,被李治民扶着出来散步,荣锦看到后眼睛一亮。
“呐呐呐,你看看我娘的肚子,那里头还有两个小娃娃呢,等他们出生,荷花你就有新的弟弟妹妹啦,到时候你带他俩玩儿,他们肯定老老实实喊你姐姐!”荣锦指着便宜娘的大肚子,毫不犹豫地将未出世的小弟妹给卖了。
李荷花将信未信地被荣锦推到王月琴夫妻两个身边,让她去跟新妹妹打招呼培养感情,美其名曰让小丫头陪着娘说话逗趣,放松心情。
然后,荣锦背上书包,拉住陈向阳麻溜地溜去学堂去了。
虽然李荷花过后想后悔,但有陈向阳给荣锦作证,家里的排行名分算是定下来了,不容更改。
荣锦欺负了小孩子,心情舒畅地趴在课桌上多翻了几本课本。
人家学习是按页翻,她是按本翻,人家是按课学习,她是按年级学习,进度蹭蹭往上窜,堪比当初陈向阳的速度。
上课的老教师过来看到了,默默无语半晌,再看到坐在她旁白的某得意门生,自己先噎了下。
然后他回去扒拉出自己收藏的课本啊书籍啊,别管初中高中文史地理的,开始往荣锦那桌上丢。
本以为会难倒两个小家伙,老教师到时也好出面履行一下做老师的责任,传道解惑也。
结果塞了几回高年级课本练习册后,一点水花都没有,两个小屁孩还看得津津有味,连他的课都不听了。
老教师一面心塞塞一面为有这样天资聪慧到能自学知识的学生而自豪,周末回县城家里时,同亲朋好友炫耀良多,自感面上有光。
荣锦就这样在村里的学堂混上了,表面上是和小不点们一起上课学习,其实私底下一直和陈向阳被老教师开小灶,学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深。
春末夏初,李家村试种的冬小麦快要成熟了,田地里一片金黄色,看来今年又是一个大丰收。
在村民们不约而同涌到打谷场上,和四面八方来的香客一起拜祭小仙女的化身求丰收时,荣锦这个真正的小仙女已经猫在田埂地头吃上了今年的新麦。
“味道还不错,你们真有想法!”荣锦朝怂恿她来吃烤麦穗的男童鞋们伸了伸大拇指。
嘴馋还拉上小仙女做靠山的男孩子们嘿嘿笑了,个个脸上熏的黑一片白一片,惨不忍睹,然而嘴里嚼的烤麦子就是香,不枉他们冒险偷来了火,还摸进田里扯了最好最大的麦穗子来。
陈向阳抬头看了他们一眼,手底下任劳任怨地给荣锦捋着烤好的麦粒,弄干净了一把就给她递过来,自己却是有点嫌弃黑乎乎的,都没沾嘴。
荣锦自己捡了一根烤的还算好的,捋好吹干净了往小伙伴嘴巴里一塞,看着他纠结的表情哈哈笑了。
等到晚上,下学后一起去烤麦子的那些皮小子全都被爹娘逮住打屁股打开了花,一边哭着求饶一边暗骂是哪个家伙背叛了他们,竟然敢给大人告状,气煞人也。
荣锦坐在家里吃着李婆子特意给她烤的麦穗直乐,听着周围此起彼伏的鸡飞狗跳声,再吹点初夏的小风,感觉这日子啊真是无比和谐呐。
就在如此和谐的气氛中,地里的麦田成熟期将近,李老头爷几个最近天天往田里跑,连饭都顾不上吃了。
终于等到祠堂那边的小学堂放了麦芒假,李家村大队开始了风风火火的大丰收运动,全体队员都下地干活去。
天气也终于开始炎热起来,人们在大日头底下甩开了膀子挥舞着镰刀,嘿嘿哈哈地干的热火朝天。
与此同时,他们心里同样一片火热,小麦大丰收的景象刺激得众人挥汗如雨,加把劲再加把劲,恨不得白天黑夜地都在地里,尽快将麦子一粒不落地全都收进仓。
毕竟,在村民们眼里,小麦可与玉米高粱不一样,它是精贵的精细粮食,只有上头的领导才吃得起,身价不一般。
要知道,富强粉就是用它磨出来的,能蒸大白馒头,能做白面条,还能给队上换大钱。
以往村里不是种玉米就是种红薯等一些相对高产的粗粮,为了填饱肚子哪会种亩产不高的小麦,然而这次的丰收让他们看到了以后吃白面馒头白面条的希望。
若是能过上那种好日子,别说天天下地干活,就是让他们去开渠也愿意啊。
第119章
李家村的小麦获得了大丰收, 十里八村都知道了。
本来有小神仙的庇佑, 李家村方圆百里都风调雨顺的,这一季的粮食收获不错, 交了公粮后足够维持到秋收, 大家都饿不着肚子。
但是谁让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呢,不缺吃的后就想吃饱点,吃饱饭后又想吃好的, 总想着把日子过的芝麻开花节节高, 一天胜过一天。
可惜除了当初不缺粮的李家村有魄力种下了冬小麦, 其他村落基本都还是按照以前的农作习惯, 大都种了粗粮。
虽说收成也不赖, 但是看着人家成垛成堆的麦子眼馋啊, 想想白面馒头的滋味都流口水。
于是, 等到李家村的麦子碾好晒干要交公粮的那一天, 十里八村闻信的来了好多人围观。
李老头和三个儿子都换上了新衣裳,打头驾上自家的驴车,领着村里壮劳力们拉的架子车,一起去县城的粮站送粮食。
压粮上阵的小伙子们不含糊, 身上穿的是新做的凉褂,临走前吃的饱饱的精神头儿十足, 每个人面色红润有力气, 看得周围的姑娘媳妇们羞红了脸。
等到县城粮站排队时, 他们这边更引人注目了, 和其他生产队面上青黄干瘦、身上补丁摞补丁的样子比起来, 李家村生产队的年轻人可真是独领风骚啊。
大家这瞅瞅那瞅瞅,一边窃窃私语一边打听李家村的情况,等得知是小神仙所在的村子时,几乎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啧啧赞叹之后,剩下的就是羡慕不已了,羡慕人家吃得好穿得好,面上一看就是过好日子的。
要不,等到忙过这一段,他们再去李家村拜拜小神仙?这个可以有,说不定也能给队里带来大丰收呢,让他们也能吃好穿好。
众人一边在心里嘀咕着各自的小心思,一边挨着往前排,跟粮站的收粮员扯皮交粮换白条等等,再没有闲心想其他的事情。
轮到李家村大队时,日头已经西斜了。
李老头他们中间应付着吃过从家里带来的红薯饼子豆浆水,比其他饿着肚子干等的人自在许多。
收粮员忙活了大半天,脸色已然十分不好,态度更是差,但是乡亲们为了不让自己村的粮食不被无故打回来白白折腾,大都忍气吞声顺着他们。
没办法,能好好开条子给他们就行。
李老头上去时,收粮员也没啥好脸,不过见这次进来的几个都穿戴不错,到底没敢再摆脸子。
李治国适时地将提前准备好的香烟递上去一根,跟收粮员攀谈开了。
“哟,有香烟呢,看着还不像那些孬的。”几个收粮员接过烟后,脸上立马好看了点。
李治富掏出火柴给一个个点上,然后透露出香烟来的来历,说来这还都是之前刘部长往李家村跑来跑去时送的礼嘞,便宜这些人了。
听了出处,收粮员们瞠目结舌,手上刚吸了没几口的烟差点没拿住掉到地上去,手抖,腿还有点软。
“哦呵呵,我说谁呢,原来是李家村的诸位乡亲啊,都是自己人,自己人,严科长认识不?那是我家表妹的姨丈的大舅子的表哥……”
这下情势一转,开始是收粮员们殷勤地攀交情了,给进来的李老头几个都搬了凳子坐着歇息,上了瓜子茶水小心招待着。
收粮员们个个笑的一脸花,捡了好话说了一通,你好我好大家好地把气氛搞融洽了,才在背地里暗暗擦了把汗。
李老头心知肚明对方为啥前后反应那么大,都是有刘部长严科长等当官儿且是大官儿的余威在呢,不过这些都是自家福娃的功劳,他们受的心安理得。
眼看气氛正好,李治国一个摆手,大包大包的粮食被抬了进来。
其他人就把鸭身子鸭翅膀分了,那也有不少的肉,油水更是充足。
小孩子捏着鸭架啃得满嘴流油,直说好吃好吃,而大人们比起来还算矜持,将各自分得的鸭肉吃的精光,骨头都嚼碎了吸一吸骨髓,那个香啊。
第118章
荣锦回来后休整了几天, 马上面临一个问题, 她要上学啦!
五六岁正是开始学习的年纪,荣锦虽然长大的过程不走寻常路, 但谁让她就不是个普通人呢, 心智本就不低,到了这个时候也该去学堂认认字。
即使荣锦本来就识字来着,但是看着李婆子那副高兴开心的样子, 她也就不说什么了, 反正在家也没事, 闲着也是闲着。
以前年龄小只能待在竹筐里或者床上, 现在能跑能跳了, 却发现其实也没什么事可做的, 何不趁机享受一下学童的时光?
得到荣锦确定要去上学的意愿之后, 李婆子忙开了。
她兴冲冲地开始给宝贝孙女准备小书包, 晚上还搭着煤油灯给书包上绣花,更是买了新的课本仔细地包了封皮。
家里其实有旧书本的,李长江李桃花他们上课用的旧课本,基本都是再传给下面的弟弟妹妹用, 能给家里省钱还不浪费。
李长河兄弟俩就是这么过来的,甚至身上的衣裳也是大的穿了小的穿, 穿的不行了再拆拆缝缝摞个补丁什么的继续穿。
然而, 李婆子是不会让宝贝孙女受这种委屈的。
首先衣裳方面, 先不说李婆子将压箱底的好布都给荣锦做了一身又一身没补丁还贴身好看的花衣裳, 其次就是在京都城那会儿主席等人送的买的那些, 也足够她穿上许久的了。
当荣锦穿上漂亮的好衣裳,踩着刘部长给她挑的精致小皮鞋,往那儿一站,一看就跟其他人不一样。
见过的村民们都夸上了,夸她比城里娃还像城里娃,不愧是他们村的小仙女。
在这种情况下 ,李婆子怎么可能委屈宝贝孙女用堂兄弟姐妹用过的旧课本?那必须买新的。
当然了,为了不显得太厚此薄彼,李婆子早就把在京都城时给家里人买的东西拿出来分了。
赵凤仙得了一件的确良碎花汗衫,灰底蓝花,是当时在百货大楼人家售货员放在柜台上随意卖的工厂残次品。
李婆子看着不算太贵,和柜台上其他的比起来简直赚了,于是当时拎了好几件呢。
荣锦觉得看上去老气,但是赵凤仙稀罕的不行,拿到手后第二天就穿上身了,特意选了一条能穿出棱角的尼龙裤搭配,头发梳成两条麻花黑辫子,下巴一仰,精气神儿立马就出来了。
她出去逛一圈,村里人眼含羡慕地夸了一波,赵凤仙嘴上不说,脸上的笑容却几天没落下,显然是十分衬意的。
钱春娥的也少不了,李婆子挑出一件红底白格子的女士衬衫给她穿,同样是那批残次品里面买来的。
其他都好,只有袖子上有点瑕疵,李婆子当时买了后就回去巧手弄好了,现在再看一点都看不出来。
钱春娥也有上回从供销社买的尼龙裤,之前一直舍不得穿,这回学着大嫂的搭配找出来穿上,再梳个黑油油的大辫子,换上新做的布鞋,村里转一趟,赞叹羡慕的话收了一箩筐。
王月琴的衣裳同样是差不多的的确良料子,只是她正大着肚子,最好还是穿以前穿舒适了的旧衣裳,新得的只能偶尔拿出来看上两眼解解馋,等她生了孩子再穿了。
男人们的礼物大都是实用性的东西,李婆子没给他们买成衣,打算用带回来的那两匹灰扑扑的布料做,比买成品的衣裳划算。
毕竟爷们一般都风里来雨里去的干重活,好衣裳穿上身了也是浪费,还不如用耐脏耐磨的料子自己做呢。
索性,李老头和李治国哥仨没意见,有的穿就乐乐呵呵的很高兴。
现在他们全家身上穿的,脚上踩的,至少比前两年好上太多,至少补丁没了,以前那些补丁摞补丁的旧衣裳都被赵凤仙她们拆了浆浆洗洗做成了布鞋。
荣锦和陈向阳被李婆子打扮的齐齐整整,其他五个孩子也没落下,每人都有新衣裳新料子可穿,搁李婆子的话说,五个小的是跟着沾了小仙女的光,让他们一定要记着福娃妹妹的好。
哦,不仅是福娃妹妹,还有福娃姐姐,在荣锦的坑蒙拐骗下,李荷花小丫头已经对曾经的福娃妹妹喊姐姐了。
“比你长的高长的大的都是姐姐,知道不?知道了喊声姐姐就给你糖吃哦。”荣锦当时拿着麻糖对心眼不小的小不点这样哄道。
李荷花眨巴着两只大眼睛,一会儿看看长的比她高比她大的福娃妹妹,一会儿瞅着那根沾着白芝麻的香香麻糖流口水。
“福娃姐姐!”最后是嘴馋战胜了当姐姐的坚持,李荷花乖乖巧巧地喊道。
荣锦脸上立马露出得逞般的笑意,虎摸了一下对方的狗头,将手上甜的腻人的麻糖给了她,小丫头立即抱住啃了,糊了满脸的芝麻粒。
可是吃完后,李荷花有点不想认账了,哭唧唧地说以后没有妹妹喊她姐姐了,头上还又多了两个能管她的哥哥姐姐。
陈向阳在一旁看着笑,荣锦被小妮子哭磨的耳朵轰鸣,就知道小丫头鬼点子多,东西吃到肚子就想翻脸了咋地。
恰逢王月琴挺着肚子,被李治民扶着出来散步,荣锦看到后眼睛一亮。
“呐呐呐,你看看我娘的肚子,那里头还有两个小娃娃呢,等他们出生,荷花你就有新的弟弟妹妹啦,到时候你带他俩玩儿,他们肯定老老实实喊你姐姐!”荣锦指着便宜娘的大肚子,毫不犹豫地将未出世的小弟妹给卖了。
李荷花将信未信地被荣锦推到王月琴夫妻两个身边,让她去跟新妹妹打招呼培养感情,美其名曰让小丫头陪着娘说话逗趣,放松心情。
然后,荣锦背上书包,拉住陈向阳麻溜地溜去学堂去了。
虽然李荷花过后想后悔,但有陈向阳给荣锦作证,家里的排行名分算是定下来了,不容更改。
荣锦欺负了小孩子,心情舒畅地趴在课桌上多翻了几本课本。
人家学习是按页翻,她是按本翻,人家是按课学习,她是按年级学习,进度蹭蹭往上窜,堪比当初陈向阳的速度。
上课的老教师过来看到了,默默无语半晌,再看到坐在她旁白的某得意门生,自己先噎了下。
然后他回去扒拉出自己收藏的课本啊书籍啊,别管初中高中文史地理的,开始往荣锦那桌上丢。
本以为会难倒两个小家伙,老教师到时也好出面履行一下做老师的责任,传道解惑也。
结果塞了几回高年级课本练习册后,一点水花都没有,两个小屁孩还看得津津有味,连他的课都不听了。
老教师一面心塞塞一面为有这样天资聪慧到能自学知识的学生而自豪,周末回县城家里时,同亲朋好友炫耀良多,自感面上有光。
荣锦就这样在村里的学堂混上了,表面上是和小不点们一起上课学习,其实私底下一直和陈向阳被老教师开小灶,学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深。
春末夏初,李家村试种的冬小麦快要成熟了,田地里一片金黄色,看来今年又是一个大丰收。
在村民们不约而同涌到打谷场上,和四面八方来的香客一起拜祭小仙女的化身求丰收时,荣锦这个真正的小仙女已经猫在田埂地头吃上了今年的新麦。
“味道还不错,你们真有想法!”荣锦朝怂恿她来吃烤麦穗的男童鞋们伸了伸大拇指。
嘴馋还拉上小仙女做靠山的男孩子们嘿嘿笑了,个个脸上熏的黑一片白一片,惨不忍睹,然而嘴里嚼的烤麦子就是香,不枉他们冒险偷来了火,还摸进田里扯了最好最大的麦穗子来。
陈向阳抬头看了他们一眼,手底下任劳任怨地给荣锦捋着烤好的麦粒,弄干净了一把就给她递过来,自己却是有点嫌弃黑乎乎的,都没沾嘴。
荣锦自己捡了一根烤的还算好的,捋好吹干净了往小伙伴嘴巴里一塞,看着他纠结的表情哈哈笑了。
等到晚上,下学后一起去烤麦子的那些皮小子全都被爹娘逮住打屁股打开了花,一边哭着求饶一边暗骂是哪个家伙背叛了他们,竟然敢给大人告状,气煞人也。
荣锦坐在家里吃着李婆子特意给她烤的麦穗直乐,听着周围此起彼伏的鸡飞狗跳声,再吹点初夏的小风,感觉这日子啊真是无比和谐呐。
就在如此和谐的气氛中,地里的麦田成熟期将近,李老头爷几个最近天天往田里跑,连饭都顾不上吃了。
终于等到祠堂那边的小学堂放了麦芒假,李家村大队开始了风风火火的大丰收运动,全体队员都下地干活去。
天气也终于开始炎热起来,人们在大日头底下甩开了膀子挥舞着镰刀,嘿嘿哈哈地干的热火朝天。
与此同时,他们心里同样一片火热,小麦大丰收的景象刺激得众人挥汗如雨,加把劲再加把劲,恨不得白天黑夜地都在地里,尽快将麦子一粒不落地全都收进仓。
毕竟,在村民们眼里,小麦可与玉米高粱不一样,它是精贵的精细粮食,只有上头的领导才吃得起,身价不一般。
要知道,富强粉就是用它磨出来的,能蒸大白馒头,能做白面条,还能给队上换大钱。
以往村里不是种玉米就是种红薯等一些相对高产的粗粮,为了填饱肚子哪会种亩产不高的小麦,然而这次的丰收让他们看到了以后吃白面馒头白面条的希望。
若是能过上那种好日子,别说天天下地干活,就是让他们去开渠也愿意啊。
第119章
李家村的小麦获得了大丰收, 十里八村都知道了。
本来有小神仙的庇佑, 李家村方圆百里都风调雨顺的,这一季的粮食收获不错, 交了公粮后足够维持到秋收, 大家都饿不着肚子。
但是谁让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呢,不缺吃的后就想吃饱点,吃饱饭后又想吃好的, 总想着把日子过的芝麻开花节节高, 一天胜过一天。
可惜除了当初不缺粮的李家村有魄力种下了冬小麦, 其他村落基本都还是按照以前的农作习惯, 大都种了粗粮。
虽说收成也不赖, 但是看着人家成垛成堆的麦子眼馋啊, 想想白面馒头的滋味都流口水。
于是, 等到李家村的麦子碾好晒干要交公粮的那一天, 十里八村闻信的来了好多人围观。
李老头和三个儿子都换上了新衣裳,打头驾上自家的驴车,领着村里壮劳力们拉的架子车,一起去县城的粮站送粮食。
压粮上阵的小伙子们不含糊, 身上穿的是新做的凉褂,临走前吃的饱饱的精神头儿十足, 每个人面色红润有力气, 看得周围的姑娘媳妇们羞红了脸。
等到县城粮站排队时, 他们这边更引人注目了, 和其他生产队面上青黄干瘦、身上补丁摞补丁的样子比起来, 李家村生产队的年轻人可真是独领风骚啊。
大家这瞅瞅那瞅瞅,一边窃窃私语一边打听李家村的情况,等得知是小神仙所在的村子时,几乎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啧啧赞叹之后,剩下的就是羡慕不已了,羡慕人家吃得好穿得好,面上一看就是过好日子的。
要不,等到忙过这一段,他们再去李家村拜拜小神仙?这个可以有,说不定也能给队里带来大丰收呢,让他们也能吃好穿好。
众人一边在心里嘀咕着各自的小心思,一边挨着往前排,跟粮站的收粮员扯皮交粮换白条等等,再没有闲心想其他的事情。
轮到李家村大队时,日头已经西斜了。
李老头他们中间应付着吃过从家里带来的红薯饼子豆浆水,比其他饿着肚子干等的人自在许多。
收粮员忙活了大半天,脸色已然十分不好,态度更是差,但是乡亲们为了不让自己村的粮食不被无故打回来白白折腾,大都忍气吞声顺着他们。
没办法,能好好开条子给他们就行。
李老头上去时,收粮员也没啥好脸,不过见这次进来的几个都穿戴不错,到底没敢再摆脸子。
李治国适时地将提前准备好的香烟递上去一根,跟收粮员攀谈开了。
“哟,有香烟呢,看着还不像那些孬的。”几个收粮员接过烟后,脸上立马好看了点。
李治富掏出火柴给一个个点上,然后透露出香烟来的来历,说来这还都是之前刘部长往李家村跑来跑去时送的礼嘞,便宜这些人了。
听了出处,收粮员们瞠目结舌,手上刚吸了没几口的烟差点没拿住掉到地上去,手抖,腿还有点软。
“哦呵呵,我说谁呢,原来是李家村的诸位乡亲啊,都是自己人,自己人,严科长认识不?那是我家表妹的姨丈的大舅子的表哥……”
这下情势一转,开始是收粮员们殷勤地攀交情了,给进来的李老头几个都搬了凳子坐着歇息,上了瓜子茶水小心招待着。
收粮员们个个笑的一脸花,捡了好话说了一通,你好我好大家好地把气氛搞融洽了,才在背地里暗暗擦了把汗。
李老头心知肚明对方为啥前后反应那么大,都是有刘部长严科长等当官儿且是大官儿的余威在呢,不过这些都是自家福娃的功劳,他们受的心安理得。
眼看气氛正好,李治国一个摆手,大包大包的粮食被抬了进来。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15625/239837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