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节
推荐阅读:重生斗:庶女皇后、师妹的修炼方法它不科学、首席,你被捕了、抢手娇妻送上门、契婚:总裁的替身娇妻、废物五小姐之天才毒妃、逆宠狂妃、帝宠一品毒后、闪婚游戏、爱神降临(西幻np)、
他先拿寿真下手,既是恼羞成怒的发泄,也是震慑。他知道寿真告发顾皇后,真正担忧他少,憎恶顾皇后多。她是因为顾皇后断绝了怀恩成为太子妃的可能,才一心想扳倒顾皇后的。
假若顾皇后同意了怀恩做太子妃呢?寿真还会这么毅然决然告发顾皇后么?
一想到这事情,皇帝心中就发寒。
他甚至想过太子知不知道这事情。但他很快劝自己放下这想法。如果连太子都怀疑,那这世上他就没有一个孩子可以信任了。
而且太子才十几岁,这桩事情太子不可能亲自,主动谋划参与。即便太子走错了路,还能扳回来。
皇帝庆幸之前因为种种事情一拖再拖,顾氏女,吴氏女都没能成为太子妃。
本来燕王萧广逸娶了顾家的女子,他心中还很满意。萧广逸与顾家关系密切,他乐见其成。但如今他一想起来这桩婚事就觉得略有不快。幸好这只是燕王,不是太子。
否则废掉太子妃太过难看。
这段时间,皇帝渐渐整理清楚思绪,他只能保下太子。这既是为国为社稷,也是为他自己。
事发之后整整一个月,皇帝终于来到两仪宫,与顾皇后面对面。
顾皇后气色不好,瘦了一些,但她浓妆打扮,还是有些鲜亮颜色。最重要是她的气度在那里,不说话时候依然让人不由盯着她看。
她神色平静向皇帝行礼。皇帝直接从她面前越过,在榻上坐下。
宫女小心翼翼奉上茶水。顾皇后端起茶。皇帝压根不碰两仪宫的东西,连两仪宫的茶都不喝一口,他带来的内侍捧着水壶。皇帝自带了茶水。
顾皇后不由笑了一下。她觉得皇帝有趣,他突然对她如临大敌,似乎她随随便便就能杀死他一样。
她都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至高的褒奖了。
皇帝只是阴沉着脸,默默看着她。他在生气。他本来不打算来生气的——这一个月来,他已经把事情都想清楚了,他看透彻了,说服自己了,人心里的恶,本就经不起考验。至亲至疏夫妻,这个道理他都懂。
可一见到顾皇后这冷淡自持的样子,他还是不可遏制地生气——她竟然成了楚楚可怜的那一方,让他像个恶人。
更要命的是,他竟然觉得她这副皮囊这样看起来还是漂亮的。
皇帝迟迟不语,顾皇后主动开口,问起了太子妃的事情。
皇帝缓缓道:“太子妃的事情你不用操心了。朕已经为钧儿重新物色好了。”
顾皇后好奇问:“是哪家闺秀?”
皇帝不回答,只说:“不是吴佩儿。”
顾皇后默然不语,过了片刻,才柔声道:“不管是谁,太子今年应该完婚了。”
太子的婚礼,宫中去年年底就开始准备了,已经花去了近三万两银子了。正好赶在今年九月完婚。
不过如今也没大差别,只不过新嫁娘换一个罢了。
皇帝不接顾皇后的话,扫视着她,问:“你有什么话要对朕说么?”
顾皇后迟疑了一下,问:“我说了,陛下会信么?”
皇帝几乎要以为自己冤枉了她。
他从来没有这样,想问她累不累。这么多年来,一直骗着他,还要假装夫妻情深,累不累。
他看着顾皇后,说:“你从前说的话,朕都信。”这是真心话。
顾皇后垂着头,似乎在思索什么,好像这一个月还不够她思索一样。
她终于说:“没有。妾并没有什么话想对陛下说。”
皇帝心中不由焦躁起来。她就这样轻飘飘地放弃自辩,让他好像一个蠢人。她好像在说,难道他还指望她会跪下来哭着求饶?抱着一个月没现身的他不撒手?哭哭啼啼说自己是被污蔑的?
那她也不是她了。
他想起自己曾经开玩笑说,他把她的脾气给惯成了这样。她笑着反驳,说她向来如此。如今看来,她说得没错。她其实没有变过。
皇帝想到此处,心也越发冷了,他说:“朕今日来,不是来审问你。只不过有几件事情要问,有几件事要对你安排。”
他问顾皇后:“赵美人的死与你有没有关系?”
赵美人是皇帝十年前突然迷上的,有段时间异常宠爱,赵美人很快怀了身孕。可惜一场病去了。他当时并不是不觉得蹊跷,但是他没有追究。顾皇后若是为了太子,他也不好说什么。
顾皇后有些奇怪地看了一眼皇帝,她没想到皇帝会把这么久远的事情拖出来问。
她说:“没有。我甚至不记得她了。陛下是在为我罗织罪名么?”
皇帝又问:“燕王的婚事,是不是你强迫燕王母子接受的?”
顾皇后从没有想到,她还会有一天会指望燕王母子。
她摇摇头,语气轻松:“顾清沅我本是作为太子妃考察的,没想到燕王先看中了她。燕王如何来求我,是众人都见到的。”
皇帝又随意问了几个问题,顾皇后都一一答了。
之后皇帝带走了顾皇后的几个心腹,并收回了顾皇后的凤印。
顾皇后交出凤印的时候,面色终于变得有些苍白,唇也抿得更紧了。皇帝不由道了一句:“朕暂时不会废你,这是为了太子。”
若是废后,对太子极为不利。所以为了保全太子,皇帝暂时不废后。但是皇后的大权,他要收回来。
皇帝这一举动,是要让两仪宫变成最大的冷宫。
离开两仪宫时候,皇帝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顾皇后仍端坐着,但她扭过了头,泪水正从她面颊上滚滚滑落。她咬住嘴唇,拼命不发出任何声响。
皇帝又看了她一眼,转身离开了。
隔日皇帝亲自在朝会上公布了太子妃一事。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京中大街小巷,万众瞩目的太子妃终于选定了!
没隔多久,宁州也收到了消息——皇帝没有选宗室女,更没有选顾皇后亲族,而是选了一位乔姑娘,她是大臣之女,出自官宦之家,这十年来族中出了三位进士。皇帝对她的父亲十分欣赏信任。
清沅收到消息的时候,立刻明白皇帝正在逐渐加大动作,他正在抛弃顾皇后,抛弃顾家。
第131章
这位乔姑娘,清沅上辈子并没有结识过,但记得十分清楚,印象深刻。
乔姑娘年纪和他们差不多,清沅记得应当还比她小一些。上辈子顾皇后选了吴佩儿为太子妃,从来就没考虑过乔姑娘,后来给太子选的两位良娣,乔姑娘也不在其中。
皇帝驾崩之后,顾太后渐掌权柄,朝中有些大臣对此有些疑虑,乔姑娘的父亲乔煦就是其中之一。
顾太后对这批人没有心慈手软。乔煦不久就被拿了个错处,流放到瘴疠之地。乔姑娘当时本已许婚,结果夫家惧怕顾太后威势,竟然退了亲。乔煦不忍心女儿跟着受苦,就将她寄住在京中亲戚家,并托亲戚帮乔姑娘另寻夫家。
乔煦为人刚直,到了流放之地,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连写了几篇文章,都是议论时政,其中一篇直指太后执政的弊端。这终于让顾太后大怒,乔煦下狱,不久就在狱中死去。乔家被抄,乔煦的子女没入奴籍。
乔家虽然还有其他亲戚,但这时候都避之不及,亲戚都不愿意为乔姑娘出头。幸而乔煦的几个旧友可怜乔煦子女,在京中奔走呼号一番,这事情引起了番不小的议论。
最后是安平公主出面,向顾太后求情,若乔姑娘这样一个弱女子流落教坊,未免太过可怜。
清沅记得,那段时日她正好进宫去给顾太后请安。
顾太后仿佛闲聊一样问她:“安平和我说了乔煦女儿的事情。你有没有听说?”
清沅道:“听到城中一些议论。”
顾太后就问:“你怎么看,也和安平一样觉得我太冷酷无情了?”
清沅仔细斟酌字句,缓缓道:“娘娘母仪天下,岂是我能妄议的。只是娘娘若问我对乔姑娘怎么看,我觉得娘娘不妨保一保她。她的父亲已经离世,娘娘这时候保下乔姑娘,可显宽容仁慈,足以安抚众人。毕竟人死不能复生,而乔姑娘过得好,其他人也不好再说什么。”
顾太后笑了笑。清沅后来想起来这件事,只觉得自己仿佛通过了顾太后的考验。在这之后,顾太后就渐渐与她议论越来越的事情。
至于乔姑娘,她没有流落教坊,而是入宫做了一名低等女官。又过一年,被萧重钧封了才人,成了妃嫔之一。
起初顾太后有些不快,但乔才人一直没有怀孕,萧重钧也不算十分宠爱她。顾太后就随她去了。
清沅后来时常入宫,但都没见过这位乔才人。似乎漫长的宫中岁月,已经磨灭了悲欢,过去那些生死攸关的故事已经全都平息。
如今再想起来这位乔姑娘,清沅当真有隔世之感。这一世,乔姑娘再不会流离失所,最后成了宫中一个寂寂无闻的才人。她成了太子妃,不出大意外,将来会是皇后。这不是乔姑娘一个人的事,而是连带着她的父母家人,连带着她身后整个亲族。
将来的事暂且不提,眼下最明显的就是这件事所透出的皇帝的态度。
皇帝已经将顾家一脚踢开了。
萧广逸知道皇帝选定了乔姑娘之后,突然也有些忧虑。
其实皇帝另选太子妃是一件好事,皇帝这么就换了太子妃,比他设想的还好。只是他没想到皇帝会选乔煦的女儿。
乔煦上辈子就明确且强烈反对太后执政,因为他早就对顾太后和顾家不满。皇帝在这节骨眼上选了乔煦……以后太子就是被皇帝,乔氏,乔煦环绕,看来皇帝是誓要清洗太子身上顾皇后的印记。
萧广逸有些担心太子的处境。
除了太子,他更担心清沅。皇帝不知道会不会清算顾家,对清沅这个儿媳又是怎么看。当初皇帝还夸过他娶清沅娶得好,如今不知道会不会又是另一番想法。
萧广逸这时候只能庆幸,他们是在动身来宁州之后,才让事情发作的。他们不在京中,与皇帝远隔千里。
晚间时候,两人躺在床上又谈到此事。萧广逸抱着清沅,低声道:“我原本不想你太快有孕。但这会儿要有了孩子,却是一桩好事。”
清沅其实也是这么想的。她要是有了孩子,皇帝即便再不喜欢她,也只能无可奈何了。但她还是笑道:“越是急越是急不来。眼下我还沉得住气,和你说件好笑的事情。”
萧广逸问是什么事情。清沅说的是顾皇后塞给她的宫女,听说了太子妃换了,不是吴姑娘,一个个都十分忐忑。这是皇后失势的迹象,这些在宫中的人精都看出来了。而且原先与徐木兰通信的女官,突然断了一封信。
这宫中生变,她们都看出来了,都吓得更老实了。虽然顾清沅也是顾家女,可她们这时候除了紧紧抱住燕王妃,也没有别的法子了。
清沅说了只是笑。萧广逸也笑了,他又说:“好。我们不用怕。在宁州还是该干什么什么。你什么错都没有,又是我求着娶的。父皇就算不喜顾家,也不能动你。只要我在一日,你就是一日的燕王妃。”
清沅靠在他怀里,心中想着,有萧广逸这话,她这辈子都不亏了,大不了一辈子就在宁州。这里天高皇帝远,皇帝把他们忘记在此处也无所谓。
只可惜宁州并不是世外桃源。此处是边疆,兵家必争之地。将来一旦与西戎开战,必然要与朝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清沅和萧广逸都清楚这一点,但他们并不能因此就放弃努力。
除了宁州这边,清沅还有些担心自己的父亲。萧广逸其实也想到了,他第二天就亲自修书给自己的老师,请老师关照岳丈。
萧广逸的信才走没两天。清沅就接到了家中的信,原来顾泽行已经丢掉了主持重修丰城行宫的差事,如今赋闲在家。
顾泽行在信中并无抱怨,反而十分怡然自得。
清沅知道这其实是好事,顾泽行远离官场也好。皇帝只是轻轻抚了一下,没有对清沅一家大惩戒,已经算是看在燕王面子上了。
后来清沅才知道,原来皇帝不仅是为了燕王,还因为听了李修致的劝。
李修致这一年多一直在给清沅的大弟顾晟做老师。最近突然得了皇帝赏识,知道皇帝有心对顾家整理一番,就劝皇帝仔细甄别,又说燕王妃的父亲为人谦和清白。皇帝这才放过。
除了太子妃一事,京中皇帝还没有大动作,所以没有大震动。太子妃一事又是喜事。对普通百姓来说,并不知道什么吴姑娘乔姑娘的事,更不会知道从吴姑娘换到乔姑娘到底有多大影响。
所以京中几乎可以称得上一片祥和,百姓议论的多是太子大婚时候不知道会是什么排场。年初燕王完婚的时候已经足够津津乐道了。
只有宫中朝中知道皇帝正在静静地,不动声色地修剪顾家。大家也都知道,这都是为了太子。若是大张旗鼓,弄得过于血腥,或是牵连太广,太子颜面何存。何况立大案,会把一桩一桩的罪状都数出来,到时候数的罪状太多,顾皇后是废还是不废。
不废,扫天家威信。废了,太子境地尴尬,更容易惹朝臣遐想。
假若顾皇后同意了怀恩做太子妃呢?寿真还会这么毅然决然告发顾皇后么?
一想到这事情,皇帝心中就发寒。
他甚至想过太子知不知道这事情。但他很快劝自己放下这想法。如果连太子都怀疑,那这世上他就没有一个孩子可以信任了。
而且太子才十几岁,这桩事情太子不可能亲自,主动谋划参与。即便太子走错了路,还能扳回来。
皇帝庆幸之前因为种种事情一拖再拖,顾氏女,吴氏女都没能成为太子妃。
本来燕王萧广逸娶了顾家的女子,他心中还很满意。萧广逸与顾家关系密切,他乐见其成。但如今他一想起来这桩婚事就觉得略有不快。幸好这只是燕王,不是太子。
否则废掉太子妃太过难看。
这段时间,皇帝渐渐整理清楚思绪,他只能保下太子。这既是为国为社稷,也是为他自己。
事发之后整整一个月,皇帝终于来到两仪宫,与顾皇后面对面。
顾皇后气色不好,瘦了一些,但她浓妆打扮,还是有些鲜亮颜色。最重要是她的气度在那里,不说话时候依然让人不由盯着她看。
她神色平静向皇帝行礼。皇帝直接从她面前越过,在榻上坐下。
宫女小心翼翼奉上茶水。顾皇后端起茶。皇帝压根不碰两仪宫的东西,连两仪宫的茶都不喝一口,他带来的内侍捧着水壶。皇帝自带了茶水。
顾皇后不由笑了一下。她觉得皇帝有趣,他突然对她如临大敌,似乎她随随便便就能杀死他一样。
她都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至高的褒奖了。
皇帝只是阴沉着脸,默默看着她。他在生气。他本来不打算来生气的——这一个月来,他已经把事情都想清楚了,他看透彻了,说服自己了,人心里的恶,本就经不起考验。至亲至疏夫妻,这个道理他都懂。
可一见到顾皇后这冷淡自持的样子,他还是不可遏制地生气——她竟然成了楚楚可怜的那一方,让他像个恶人。
更要命的是,他竟然觉得她这副皮囊这样看起来还是漂亮的。
皇帝迟迟不语,顾皇后主动开口,问起了太子妃的事情。
皇帝缓缓道:“太子妃的事情你不用操心了。朕已经为钧儿重新物色好了。”
顾皇后好奇问:“是哪家闺秀?”
皇帝不回答,只说:“不是吴佩儿。”
顾皇后默然不语,过了片刻,才柔声道:“不管是谁,太子今年应该完婚了。”
太子的婚礼,宫中去年年底就开始准备了,已经花去了近三万两银子了。正好赶在今年九月完婚。
不过如今也没大差别,只不过新嫁娘换一个罢了。
皇帝不接顾皇后的话,扫视着她,问:“你有什么话要对朕说么?”
顾皇后迟疑了一下,问:“我说了,陛下会信么?”
皇帝几乎要以为自己冤枉了她。
他从来没有这样,想问她累不累。这么多年来,一直骗着他,还要假装夫妻情深,累不累。
他看着顾皇后,说:“你从前说的话,朕都信。”这是真心话。
顾皇后垂着头,似乎在思索什么,好像这一个月还不够她思索一样。
她终于说:“没有。妾并没有什么话想对陛下说。”
皇帝心中不由焦躁起来。她就这样轻飘飘地放弃自辩,让他好像一个蠢人。她好像在说,难道他还指望她会跪下来哭着求饶?抱着一个月没现身的他不撒手?哭哭啼啼说自己是被污蔑的?
那她也不是她了。
他想起自己曾经开玩笑说,他把她的脾气给惯成了这样。她笑着反驳,说她向来如此。如今看来,她说得没错。她其实没有变过。
皇帝想到此处,心也越发冷了,他说:“朕今日来,不是来审问你。只不过有几件事情要问,有几件事要对你安排。”
他问顾皇后:“赵美人的死与你有没有关系?”
赵美人是皇帝十年前突然迷上的,有段时间异常宠爱,赵美人很快怀了身孕。可惜一场病去了。他当时并不是不觉得蹊跷,但是他没有追究。顾皇后若是为了太子,他也不好说什么。
顾皇后有些奇怪地看了一眼皇帝,她没想到皇帝会把这么久远的事情拖出来问。
她说:“没有。我甚至不记得她了。陛下是在为我罗织罪名么?”
皇帝又问:“燕王的婚事,是不是你强迫燕王母子接受的?”
顾皇后从没有想到,她还会有一天会指望燕王母子。
她摇摇头,语气轻松:“顾清沅我本是作为太子妃考察的,没想到燕王先看中了她。燕王如何来求我,是众人都见到的。”
皇帝又随意问了几个问题,顾皇后都一一答了。
之后皇帝带走了顾皇后的几个心腹,并收回了顾皇后的凤印。
顾皇后交出凤印的时候,面色终于变得有些苍白,唇也抿得更紧了。皇帝不由道了一句:“朕暂时不会废你,这是为了太子。”
若是废后,对太子极为不利。所以为了保全太子,皇帝暂时不废后。但是皇后的大权,他要收回来。
皇帝这一举动,是要让两仪宫变成最大的冷宫。
离开两仪宫时候,皇帝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顾皇后仍端坐着,但她扭过了头,泪水正从她面颊上滚滚滑落。她咬住嘴唇,拼命不发出任何声响。
皇帝又看了她一眼,转身离开了。
隔日皇帝亲自在朝会上公布了太子妃一事。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京中大街小巷,万众瞩目的太子妃终于选定了!
没隔多久,宁州也收到了消息——皇帝没有选宗室女,更没有选顾皇后亲族,而是选了一位乔姑娘,她是大臣之女,出自官宦之家,这十年来族中出了三位进士。皇帝对她的父亲十分欣赏信任。
清沅收到消息的时候,立刻明白皇帝正在逐渐加大动作,他正在抛弃顾皇后,抛弃顾家。
第131章
这位乔姑娘,清沅上辈子并没有结识过,但记得十分清楚,印象深刻。
乔姑娘年纪和他们差不多,清沅记得应当还比她小一些。上辈子顾皇后选了吴佩儿为太子妃,从来就没考虑过乔姑娘,后来给太子选的两位良娣,乔姑娘也不在其中。
皇帝驾崩之后,顾太后渐掌权柄,朝中有些大臣对此有些疑虑,乔姑娘的父亲乔煦就是其中之一。
顾太后对这批人没有心慈手软。乔煦不久就被拿了个错处,流放到瘴疠之地。乔姑娘当时本已许婚,结果夫家惧怕顾太后威势,竟然退了亲。乔煦不忍心女儿跟着受苦,就将她寄住在京中亲戚家,并托亲戚帮乔姑娘另寻夫家。
乔煦为人刚直,到了流放之地,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连写了几篇文章,都是议论时政,其中一篇直指太后执政的弊端。这终于让顾太后大怒,乔煦下狱,不久就在狱中死去。乔家被抄,乔煦的子女没入奴籍。
乔家虽然还有其他亲戚,但这时候都避之不及,亲戚都不愿意为乔姑娘出头。幸而乔煦的几个旧友可怜乔煦子女,在京中奔走呼号一番,这事情引起了番不小的议论。
最后是安平公主出面,向顾太后求情,若乔姑娘这样一个弱女子流落教坊,未免太过可怜。
清沅记得,那段时日她正好进宫去给顾太后请安。
顾太后仿佛闲聊一样问她:“安平和我说了乔煦女儿的事情。你有没有听说?”
清沅道:“听到城中一些议论。”
顾太后就问:“你怎么看,也和安平一样觉得我太冷酷无情了?”
清沅仔细斟酌字句,缓缓道:“娘娘母仪天下,岂是我能妄议的。只是娘娘若问我对乔姑娘怎么看,我觉得娘娘不妨保一保她。她的父亲已经离世,娘娘这时候保下乔姑娘,可显宽容仁慈,足以安抚众人。毕竟人死不能复生,而乔姑娘过得好,其他人也不好再说什么。”
顾太后笑了笑。清沅后来想起来这件事,只觉得自己仿佛通过了顾太后的考验。在这之后,顾太后就渐渐与她议论越来越的事情。
至于乔姑娘,她没有流落教坊,而是入宫做了一名低等女官。又过一年,被萧重钧封了才人,成了妃嫔之一。
起初顾太后有些不快,但乔才人一直没有怀孕,萧重钧也不算十分宠爱她。顾太后就随她去了。
清沅后来时常入宫,但都没见过这位乔才人。似乎漫长的宫中岁月,已经磨灭了悲欢,过去那些生死攸关的故事已经全都平息。
如今再想起来这位乔姑娘,清沅当真有隔世之感。这一世,乔姑娘再不会流离失所,最后成了宫中一个寂寂无闻的才人。她成了太子妃,不出大意外,将来会是皇后。这不是乔姑娘一个人的事,而是连带着她的父母家人,连带着她身后整个亲族。
将来的事暂且不提,眼下最明显的就是这件事所透出的皇帝的态度。
皇帝已经将顾家一脚踢开了。
萧广逸知道皇帝选定了乔姑娘之后,突然也有些忧虑。
其实皇帝另选太子妃是一件好事,皇帝这么就换了太子妃,比他设想的还好。只是他没想到皇帝会选乔煦的女儿。
乔煦上辈子就明确且强烈反对太后执政,因为他早就对顾太后和顾家不满。皇帝在这节骨眼上选了乔煦……以后太子就是被皇帝,乔氏,乔煦环绕,看来皇帝是誓要清洗太子身上顾皇后的印记。
萧广逸有些担心太子的处境。
除了太子,他更担心清沅。皇帝不知道会不会清算顾家,对清沅这个儿媳又是怎么看。当初皇帝还夸过他娶清沅娶得好,如今不知道会不会又是另一番想法。
萧广逸这时候只能庆幸,他们是在动身来宁州之后,才让事情发作的。他们不在京中,与皇帝远隔千里。
晚间时候,两人躺在床上又谈到此事。萧广逸抱着清沅,低声道:“我原本不想你太快有孕。但这会儿要有了孩子,却是一桩好事。”
清沅其实也是这么想的。她要是有了孩子,皇帝即便再不喜欢她,也只能无可奈何了。但她还是笑道:“越是急越是急不来。眼下我还沉得住气,和你说件好笑的事情。”
萧广逸问是什么事情。清沅说的是顾皇后塞给她的宫女,听说了太子妃换了,不是吴姑娘,一个个都十分忐忑。这是皇后失势的迹象,这些在宫中的人精都看出来了。而且原先与徐木兰通信的女官,突然断了一封信。
这宫中生变,她们都看出来了,都吓得更老实了。虽然顾清沅也是顾家女,可她们这时候除了紧紧抱住燕王妃,也没有别的法子了。
清沅说了只是笑。萧广逸也笑了,他又说:“好。我们不用怕。在宁州还是该干什么什么。你什么错都没有,又是我求着娶的。父皇就算不喜顾家,也不能动你。只要我在一日,你就是一日的燕王妃。”
清沅靠在他怀里,心中想着,有萧广逸这话,她这辈子都不亏了,大不了一辈子就在宁州。这里天高皇帝远,皇帝把他们忘记在此处也无所谓。
只可惜宁州并不是世外桃源。此处是边疆,兵家必争之地。将来一旦与西戎开战,必然要与朝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清沅和萧广逸都清楚这一点,但他们并不能因此就放弃努力。
除了宁州这边,清沅还有些担心自己的父亲。萧广逸其实也想到了,他第二天就亲自修书给自己的老师,请老师关照岳丈。
萧广逸的信才走没两天。清沅就接到了家中的信,原来顾泽行已经丢掉了主持重修丰城行宫的差事,如今赋闲在家。
顾泽行在信中并无抱怨,反而十分怡然自得。
清沅知道这其实是好事,顾泽行远离官场也好。皇帝只是轻轻抚了一下,没有对清沅一家大惩戒,已经算是看在燕王面子上了。
后来清沅才知道,原来皇帝不仅是为了燕王,还因为听了李修致的劝。
李修致这一年多一直在给清沅的大弟顾晟做老师。最近突然得了皇帝赏识,知道皇帝有心对顾家整理一番,就劝皇帝仔细甄别,又说燕王妃的父亲为人谦和清白。皇帝这才放过。
除了太子妃一事,京中皇帝还没有大动作,所以没有大震动。太子妃一事又是喜事。对普通百姓来说,并不知道什么吴姑娘乔姑娘的事,更不会知道从吴姑娘换到乔姑娘到底有多大影响。
所以京中几乎可以称得上一片祥和,百姓议论的多是太子大婚时候不知道会是什么排场。年初燕王完婚的时候已经足够津津乐道了。
只有宫中朝中知道皇帝正在静静地,不动声色地修剪顾家。大家也都知道,这都是为了太子。若是大张旗鼓,弄得过于血腥,或是牵连太广,太子颜面何存。何况立大案,会把一桩一桩的罪状都数出来,到时候数的罪状太多,顾皇后是废还是不废。
不废,扫天家威信。废了,太子境地尴尬,更容易惹朝臣遐想。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15473/237090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