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节

推荐阅读:华娱之实绩为王神豪从随心所欲开始大明汉王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重燃青葱时代得分第一从庆余年开始天道酬勤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离婚后,我继承了游戏里的财产我就是你们的天敌

    袁三凑过去,和人群中几个明显识字的人高谈阔论,把傅云英夸得和书上写的人物一般。
    最后县令只能勒令几个农人去地里刨坑应景,这天就这么过去了。
    回到驿站,袁三摩拳擦掌,回房奋笔疾书。他准备为老大扬名,把老大的事迹写进书里,怎么夸张怎么写,老百姓才不管逻辑,他们只喜欢听故事。
    接下来傅云英还得时不时去田间地头视察各地的水利,劝课农桑。赵弼说过这个差事只需要走一个过场就好,她不想白跑一趟,根据自己之前看过的农书,查阅良乡历年的收成记录,和农官探讨本地耕织业。
    她注意到良乡人没有种土豆、红薯的,问起原因。
    农官告诉她原因:“倒也听说过这两种作物,据说是从海外传过来的,收成还可以,就是味道不怎么样,老百姓不爱吃它,不如玉蜀黍。”
    土豆、红薯一开始只在卫所屯田的地方小范围种植,味道确实比不上大家吃惯的米面,但经过菜户不断改良后,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种它们。
    傅云英建议农官在本地推广红薯。
    农官为难道:“其实只要能填饱肚子,种啥都行,但是一来我们没有种子,二来每年交税,这些东西没用处。”
    老百姓什么都不求,只求一个温饱,真要他们种,只要产量大,他们还是愿意种的。
    傅云英想了想,道:“种子的事我回京以后想办法,你先找菜户学会怎么侍弄这些庄稼,等种子到了,再教县里的人种,一开始不必种太多,看收成再说。”
    农官应喏。心里有些诧异,以前来主持春耕的京官都只是过来虚应差事,过了春耕就走,这位傅大人竟然真的关心起本地的农事。
    也许他只是口头上说得好听罢了,回京以后肯定就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
    不管农官怎么想,傅云英回到驿站以后,立刻铺纸,预备向朝廷请示往良乡下发种子。
    翌日是正日子,县里举行春耕祭天仪式,傅云英担任主祭。
    县城北边一大块原野上搭起高耸的简陋祭台,案前供三牲瓜果,彩旗招展,迎风猎猎。
    傅云英站在祭台前,朗读自己写好的一篇祭文。
    台下的老百姓虽然听不懂,还是虔诚聆听,关乎一年收成的事,马虎不得。每个人都屏气凝神,盼着神佛能听到他们的祷告,保佑今年风调雨顺,能收获更多粮食。
    傅云英一人独站在高台上,声音清朗,长身玉立,衣袂迎风翻飞,容色清丽,恍如仙人。
    台下老百姓看她的眼神愈发敬畏。
    仪式过后,袁三和傅云启立刻护送傅云英离开。
    不走不行,老百姓们如潮水一般往祭台前涌,等着抢下她身上佩戴的佩饰或是帽子、汗巾什么的拿回家去供起来,求个吉利,她再不走,很可能被扯掉衣裳。
    她下了祭台,听到身后喧哗声,回头看一眼,老百姓们正奋力往祭台上爬,一个个争先恐后,唯恐被别人抢了先。
    县衙的人也不管,因为大家认为这能给一年带来丰收,祭台上除了祭天用的东西,剩下的老百姓可以随便拿。
    前面的路被堵起来了,一伙打扮体面乡绅模样的人朝傅云英拱手作揖,也想找她讨一个吉利。
    傅云启上前两步,想驱散他们。
    乡绅们苦苦哀求。
    “这真是……”
    傅云英哭笑不得,摘下腰间挂的香囊、丝绦之类的佩饰,给袁三,“拿去给他们罢。”
    袁三嘿嘿笑,拿了东西拿去给那些老百姓。
    手快抢到佩饰的几个人心花怒放,连忙把东西仔细收起来。
    周围的人无不歆羡妒忌。
    傅云英走出很远后,还能听见身后的喧闹声。
    她摇摇头,远远看到一辆马车停在路边,周围护卫簇拥,不知是谁的车驾。每逢春耕仪式,地方缙绅、世家子弟都会前来观看。
    往前走了几步,她忽然眉头一皱,低头摸索。
    “老大,在找什么?”袁三看她神情有异,问道。
    傅云英找遍全身,眉头皱起,“找一块鱼形玉佩,我常带着的那一枚。”
    她记得自己早起出门的时候带在身上的,刚才摘佩饰给人,独独留下鱼佩,这会儿却不见了。
    袁三、傅云启和周围的人帮她一起找,找遍了也没找到。
    傅云启一拍脑袋,“该不会是刚才太乱了,被人趁机拿走了吧?”
    县衙的人面面相觑,神色尴尬,春耕仪式出这种事,实在不好看。传出去,良乡县的名声可不好听。
    傅云英给傅云启使了个眼色,道:“也许是忘在驿站了。”
    不管是掉了也好,还是被人趁乱扯走了,都不能声张,老百姓很重视春耕仪式,认为仪式出了差错,今年就会闹天灾。
    傅云启会意,掩饰道:“那回去再找罢。”
    傅云英回望祭台,叹口气。怎么说也是霍明锦送她的鱼佩,就这么丢了……
    回去赔他一块新的?
    她低头沉思,没注意到周围的人忽然都屏住呼吸,沉默下来。
    县衙的人全退下了。
    一双锦靴踏过初春刚刚钻出地面的柔嫩青草,走到傅云英跟前。
    她愣了一下,抬起头。
    霍明锦垂眸看着她,刀削似的俊朗面孔,轻声问:“怎么不走了?”
    他刚才坐在马车里,看她迎着众人仰望在台上朗诵祭文,声音清越,宛如珠落玉盘,发如鸦羽,面若凝脂,一身锦衣绣袍,气度从容,飘飘欲仙,当真是天人之姿。
    她认真办事的时候很专注,有种冷静的执拗劲儿。
    傅云英呆了一呆,“你怎么来了良乡?”
    刚到良乡的时候她就反应过来,这个主持春耕的差事一定是霍明锦安排的,京师随时可能乱起来,他故意把她支开,好让她躲开朝中动荡。
    她有些无奈,不过既然已经到了良乡,不可能丢下差事跑回去,干脆静下心来处理楚王交代她办的事,还给傅云章写了封信,提醒他注意安全。
    现在京中局势还不明朗,霍明锦应该待在京师主持大局才对,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他就不怕沈介溪趁他不在的时候有大动作?
    霍明锦轻描淡写道:“我想了想,还是决定亲自过来接你。”
    他怕乱起来的时候顾及不到她,想办法将她派到良乡来,这样他才能安心。
    但她走后,他马上就后悔了。
    人不在眼前,怎么能安心?
    就像上辈子……在战场上亲眼目睹父亲和堂兄惨死,尸首还被敌人踏成肉泥,尸骨无存,几年后回到京师,得知她即将嫁给崔南轩,他觉得也许这样才是最合适的。崔南轩天资聪颖,前途无量,又生得俊秀,性情温和,而且是魏家早就定下的亲事,最重要的是崔南轩不会哪一天突然死于非命,怎么看都是一段美满姻缘。
    海岛上濒临死亡之际,他还庆幸,幸好他没有冲动之下强迫她嫁给自己,不然身为自己妻子的她肯定也遇害了。
    九死一生,回到中原,却得知她还是死了。
    他珍之重之,想捧在手心里疼爱呵护,却不得不与之错过的人,过得并不幸福。
    世上没有后悔药,人没了,就是没了。
    幸而老天垂帘,他又找到她了。
    他不怕风险,不惧皇权……现在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她的安危。
    她并不软弱,可以自保,不需要他时时刻刻守在一边……可他还是无法安睡。
    如果上辈子的事再来一次,他真的、真的承受不住。
    纵使他一身钢筋铁骨,也有他的软肋。
    想来想去,还不如把她放在眼皮子底下,只要他还活着,这一次绝对不会让她受到伤害。
    所以他还是过来了,接她回京城。
    不管外面如何云谲风诡,他得看着她。
    第118章 蜡头
    良乡的事情处理得差不多了,傅云英本来也是打算今天举行完春耕仪式就走的。
    霍明锦看她迟疑,“怎么了?你在驿站的东西我已经派人收拾好了。”
    他还真是准备充分。
    傅云英转身回望祭台的方向,“霍大人,你让李寒石给我的那块鱼佩不见了,我想叫人暗地里去找回来。”
    如果落到老百姓手里,不用费心寻访,找个人一打听就能找到。如果不是,那肯定是掉在祭台下面了。
    霍明锦看一眼她空荡荡的腰间,刚才离得远,看到她被人群堵在祭台下出不来,他就料到这个了,以前他也跟着父亲主持过春耕祭祀,“没事,留几个人慢慢找。你先随我回京,那鱼佩其实不是什么稀罕之物,回去我再给你找一块一样的。”
    那不是他的家传之物吗?这么不在意?
    傅云英摇摇头,戴了那么久的东西,总得找回来,“等等吧,看能不能找到。”
    顿了一下,抬眼看他,郑重道:“都是我疏忽大意的缘故,如果今天找不到,我就留下来。你先回京城?”
    怕鱼佩被人趁乱摸走,她才特意摘下来拿在手里,没想到这样反而丢了。
    京城局势瞬息万变,可别为了她再生什么变故。
    她很坚持。
    霍明锦嘴角扯了一下,抬起手。
    不远处他的随从立刻小跑过来,脚步声很轻,一眨眼的工夫就到了近前,低头抱拳:“二爷有何吩咐?”
    他低语了几句,随从们应喏,随即散开。
    “这事不好声张……”傅云英说。
    霍明锦嗯一声,“我知道,他们几个办事谨慎,你放心。”
    他倒不是夸口,也就半盏茶的工夫,那几个随从便托着鱼佩回来,“在草地里找到的,落到水洼里了,不仔细看看不见。”
    傅云英松了口气。
    霍明锦接了鱼佩,弯腰要给她挂上。
    周围的人脸色都变了。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13570/201987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