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
推荐阅读:人在封神:微末崛起,吾乃财神、怪物来了、灾变卡皇、玄学嫡女算卦灵:吃瓜续命她最行、绝美软O被弃,军校众神争她成瘾、从火影开始成为忍者、我在英超造豪门、我刚满级,你们让我当傀儡皇帝?、给历史名人当导游,祖国又惊艳了、九姑娘她一身反骨人还狂、
再说,他若是把信交给太子,太子首先就得怀疑他的用心,第一个倒霉的还是他,就算太子查清这封信不是凉王所设的局,将他归入麾下,可别忘了,还有一个三品大员方世泽在一旁虎视眈眈呢。
他截了方世泽官位亨通的胡,方世泽能轻饶了他?只怕他刚在太子这边表功,那边方世泽就要着手弄死他了,对付他这个无名小卒,捏死他好似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简直不要太简单了。
所以他还是别往人家枪口上撞了,想走捷径?他没那个脑子,别一不小心把自己的小命和苏家人的命都给玩没了,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按兵不动,当什么事都没发生。
“苏兄,在想什么?”陶真有心打趣道,“难道是看这朗朗晴日有感而发,想要赋诗一首?”
“诗?”苏锦楼反射性的想到了那首传遍临平学子间的绿帽子诗,心中大恨,“我再也不想作那什劳子伤春悲秋,离愁别怨的诗了。”
陶真闻言,同样想到了那首与众不同画风清奇的“和离”诗,弄了那么大的一个乌龙,苏兄的名声可算是在临平学子间出了名,还是妻子出轨这种独特的名声,想想也是蛮惨的。
陶真对苏锦楼以前一直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听到的还是臭名,苏锦楼于他而言只是个让他稍感好奇的陌生人,直到在宜章县巧遇,二人就此结缘。
相处之下,陶真对苏锦楼越发喜爱,当然,此中喜爱是友谊之情,同窗之谊,断没有超越性别的特殊之情。
陶真感叹,怪不得夫子常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流言确实不可尽信,以往在棠柳镇都说苏兄不敬师长,长期旷课,腹中无点墨,是个愚钝不堪的蠢材。
可自己接触到的苏锦楼,却是个待人以诚,守礼重诺,性格开朗的和善之人,他成了秀才,在榜单上夺得一席之地,那就说明他是有真才实学的,并不是别人说的那样是个内里草包不堪造就的狂妄之人。
在去府城的路上,他们讨论学问之时,苏锦楼虚心请教,也表达过不少独特的见解,意味着他并不是不思进取之辈,相反,他对学问与知识一直秉持着尊重的态度。
后来遇到萍水相逢的落榜学子曲步锺,他热心为曲步锺指点迷津,当自己陷入迷障一心盯着府试案首之位时,他一语惊醒梦中人,将已然魔障的自己从歧途拉回了正道,这份恩情实在无以为报。
从宜章县到临平府,他们两人一路作伴,聊天吃饭论学玩笑,一直形影不离,陶真不禁在想,或许这就叫做缘分。
不然当初怎么这么巧,他刚出去退房就遇上了没地方住的苏锦楼?明明一直盛传苏锦楼学识很差,人家偏偏牢牢霸占榜文一角,总和他一起登榜,当初明明四人结伴同去府城,最后府试结束只留下与他同乡的苏锦楼,这难道不是命中注定的安排?
再想到当初宜章县县令说他与苏锦楼文风相似,误以为他俩是师兄弟的话,陶真心中一动,不如让苏兄与自己成为真正的师兄弟?凭苏兄的天资应该能拜入老师的门下,不过苏兄若当真拜师成功,以后他可不能再称其为苏兄,得改口称对方为师弟了,一想到苏兄开口叫自己师兄的情景,陶真的心里就莫名的有些小激动。
“苏兄,不知苏兄可有拜入师门?”
嗯?怎么突然就问起这个了?难道猜出他偷师了?
苏锦楼颇为心虚气短,他摇头道,“未曾。”
陶真猜到以苏锦楼昔日的臭名估计很难拜师,刚才也只是例行一问,“那你今后有何打算,我听闻你在七斋书院里过的似乎不大如意。”如果顺心如意,也不会传出那样不堪的名声了。
岂止是不大如意,简直是猫嫌狗厌,苏锦楼在心里默数,一个对他深恶痛绝,成天致力于抹黑他的曾夫子,一个已经割袍断义反目成仇的旧友葛修文,还有一个曾被他气得吐血天天找茬,誓要踩他一脚的萧清行,这样一算,他在七斋书院结仇的人还挺多的。
不过,按理说,这是他自己的私事,以陶真的性子不该冒昧的打听这些才是。
“确实不大如意,不过过了年后我打算去府学读书,往日之事皆随风消散,不可再追。”
陶真又问,“那,苏兄是打算从府学里择一位夫子拜入师门吗?”
苏锦楼摇头失笑,“陶贤弟说笑了,我有何德何能能拜府学的夫子为师?”
他可没有做主角的命,人家主角考科举一考就是小三元□□,最后状元及第,引得男女老少纷纷拜在西装裤下。
他呢?他有什么?一连三次不是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这里面还有不少运气和水分,他可还清楚的记得,要不是学政暗地里帮忙,就他那个不堪入目的成绩,人家眼瞎了才会让他中榜。
考上秀才并不是就完事了的,他居于倒数,去府学读书要自掏腰包,府学里的夫子谁会收他这个附生为徒?难道还指望人家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他骨骼惊奇,是深藏不露的绝世高手,辅助他维护世界和平与宇宙安宁?醒醒吧,这又不是舞台唱戏。
拿到府学的进学资格仅仅是个开始,不是说进了府学就万事大吉了,府学内的学生每年必须参加岁试,因故未考者,必须补考。
考试时,试以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文一,五经《易》《诗》《书》《礼》《春秋》文一,五言六韵诗一。
依照考生成绩的优劣,分为一、二、三等,被列为一等的,原来就是禀生的不计数,如果是增生、附生考上一等的,就要参加复试,复试试以四书文一,五言八韵诗一,复试通过后可补叙禀生,每年便可与禀生一同领官家补贴。
苏锦楼不奢求禀生啥的,他只求别在每次的考试中垫底,可他一看见什么诗啊词的就腿软,条件反射性的脑袋打结,可想而知试帖诗已经在苏锦楼的心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他一想到每次岁试垫底,年年顶着学渣的名头在府学里混日子,他就感觉前途一片黑暗,心累啊,这水深火热的日子啥时候是个头?
目前他还没有继续考乡试的打算,一来乡试是三年一考,离下一届开考还要两年时间,二来,他考个秀才都要学政暗箱操作了,考举人?他是一点希望都没有的。
另外举人不是你想考就能考的,单单只得到秀才的功名还不够,还得要参加“三年大比”。
大庆朝每逢子、午、卯、酉年的秋季,举行乡试,在举行乡试的前一年,由督学大人主持一场自上而下的科试,这场科试的应试人是所有想要参加乡试的秀才,第一日试经古,正复两场,与岁试相同,第二日考四书文一、策一、五言八韵诗一,第三日复试经古,第四日复试先前取得一等、二等以及三等的考生,凡取列一、二等或三等前三名的学子便取得了次年参加乡试的资格。
所以说,只有在三年大比中名列前茅,才能继续科考,其他人还是回家多读些书,再等个三年重新来过吧。
而童试、院试、岁试、科试等仅仅只是科举最基本的考试,只有乡试、会试、殿试,才是科举选士的正途。
苏锦楼对于每年的岁试都没把握了,更何况要在三年大比的科试中杀出重围?乡试对于目前的他来说实在是太过遥不可及,让他想都不敢去想。
他也想找一个良师,总这么偷师也不是个办法,若碰上听不懂的或者做题时有疑问的,都没法当面询问,问题越积越多,量变引起质变,最后还是提升不了自身的学识。
也就是目前他的基础太差,无论听到什么知识都算是一种进益,等时间长了这种进步就会减小,直至最后一点用处也没有。
去了府学,他当然也可以偷师,但不同的夫子教学方法与对书本的理解都不相同,他又如何辨别哪个说的是真理哪个说的是谬论?进学不是一锅乱炖,学在于精不在于多,他若是杂七杂八的东学一点西学一点,最终肯定一事无成。
所以为自己寻得一位良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可他一没让别人折服的才学,二没有深厚的背景,想找一位良师指导,谈何容易。
他也想过用金钱砸开良师的大门,可就他那么些家底子,吃吃喝喝也就罢了,真用钱砸,把家底子掏空了都不够,另外,真正的名师是不会被金钱所折服的,像曾显之流钻进钱眼里的夫子又怎配称为良师,更甚至,若是碰上性格耿直的夫子,人家还觉得你拿金钱这等俗物上门是在侮辱他,当场斥责动戒尺的都有。
知己难求,良师难寻,苏锦楼也愁啊……
陶真斟酌再三,主动邀请,“苏兄,此次我们二人一同获得功名,明年又一起去府学进学,可谓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不如这一次回到棠柳镇后,你同我一起去见见我的老师,如何?”
苏锦楼惊诧的看向陶真,“陶贤弟这是?”这话的意思莫不是有心让他拜入薛夫子门下?
薛夫子是举人,他的学识自然没人质疑,人品贵重,名声显赫,若是能拜入他的门下自然百利而无一害,只是,自己这个秀才水分太多,人家薛夫子能看上他吗?
陶真是一心想与苏锦楼成为师兄弟的,无论人品还是本事,苏锦楼无一不合他的胃口,“恕我冒昧,苏兄如不嫌弃,就让我为你引荐,如何?”
苏锦楼先是垂眸思索,后又直直的看着陶真的眼睛,真心实意向对方作揖相谢,“那就有劳贤弟了。”
不管最后成与不成,陶真的这份心他愧领了。
第55章 苏家喜事
“酯儿, 又在门口等你爹回来啊?”蒋氏手里拎着一个篮子,刚走到苏家门口就看到六岁的苏环正蹲坐在门口眼巴巴的瞅着村口的位置。
自打三郎出门赶考,这孩子天天都要来这么一出, 明明以前三郎出远门的时候酯儿也不像现在这般望眼欲穿, 难不成是孩子长大了, 知道想念爹爹了?
“蒋奶奶,”苏环仰起小脸,脸蛋红扑扑的, 大眼睛忽闪忽闪,看的人心都化了,“爹爹明明说过最迟十月底就能回来,现在已经过了十月,爹爹还没回家, 爹爹是不是真被山贼给抢走了?”
苏环说着说着大眼睛里就溢满了水色, 下一瞬间,大颗大颗的泪珠顺着脸颊滑落而下, 不一会儿眼泪鼻涕糊了满脸。
“哎哟,”蒋氏连忙放下篮子将苏环搂进怀里,“我的小乖乖唉, 你爹肯定是有什么事情耽搁了, 所以才没有及时回来,再说, 这才刚过了十月底,延迟一两天是很正常的, 你别乱想啊。”
“这是怎么了?”刘氏从里屋疾步走来,见蒋氏揽着自家小孙孙,酯儿不停的流眼泪,心里有些弄不清状况,“这又唱的哪一出?”
蒋氏笑道,“还不是酯儿担心他爹被山贼撸了去回不来家,在这儿吓得掉眼泪呢。”
“嗨!”刘氏一听山贼二字心里就迁怒当家的,“还不是我家那口子瞎折腾,成天闲的无聊就去村口听刘大哥说故事,还把酯儿带过去一起听,自从酯儿听到一个书生被山贼抢回去做压寨夫君的故事后,成天担惊受怕,生怕三郎也遭此劫难,特别是这么长时间三郎还没有回来,酯儿担心的夜里都做了噩梦,等我家那口子回来,我肯定要好好说道说道他。”
蒋氏一听还有这种因由,不由得笑出声来,又看了看苏环皱巴巴的小脸,安慰道,“酯儿,做梦都是反的,你梦见爹爹被山贼抢去,这就说明你爹爹现在很安全,说不定过两天就到家了。”
这孩子也是可怜,从小没了娘,刘嫂子以前因为严氏有些不待见酯儿,也就三郎那次落水后才对酯儿关怀备至,对于酯儿来说,想必三郎才是最重要的吧,毕竟那可是亲爹。
苏环似是信了这话,连忙擦了擦眼泪,这个时候他才感觉有些不好意思,过年后他就七岁了,小小的孩童已然有了羞耻心和自尊心,一想到刚才在熟悉的蒋奶奶面前痛哭流涕,心里颇为尴尬。
“蒋奶奶,周礼在家吗?我想去找他玩。”
蒋氏摸了摸苏环的头顶,“在家呐,刚才还说要找你一起去掏鸟窝,被他爹听见后正在家里挨训呢,你现在去找他,他肯定开心。”
“那我现在就去找他玩。”苏环同蒋氏与刘氏打过招呼后连忙奔向周礼家去拯救水深火热的小伙伴去了。
“唉!”刘氏见苏环跑远,不由轻叹一声,脸上也不见先前的轻松,“其实不止酯儿担心,我也担心三郎,若是往日,三郎最多九月下旬就会回来,可这一次,实在耽搁太久了。”
“儿行千里母担忧,这是人之常情,”蒋氏好言安慰,“不过你也不能自己吓自己,说不定三郎是与友人一起去府城考试去了,这一来一回可不得需要个把月的时间?”
刘氏倒是未曾想过这个可能,“以往三郎屡试不中,只去了宜章县就回来了,他总说学问不够,还需要多进学几年,上一次他落水发了高热,好不容易被孙大夫从鬼门关拉了回来,没有两年的时间压根补不回失掉的元气,后来身体看着是恢复了,可内里怎样又有谁知道?这一次拖着孱弱的身体去参加考试,估计八成也中不了。”
“哪有当娘的这样说自己儿子的?”蒋氏打趣刘氏,“还没出结果呢,你就断言三郎不中?凭三郎的才学,说不定这一次就中了呢?”
刘氏不以为然,虽然她一向觉得三郎以后会当官老爷,但她却不是个糊涂的人,之前三郎亲口说了,学识不够还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难不成落了一次水就能把这五到十载的知识给补上了?
“要不是三郎一意孤行,偏要下场科考,我说什么都不会让他去县城的,前程哪有孩子的身体重要?也就我家那口子狠心!”
一想到当家的,刘氏就想提胸运气,“要不是当家的说三郎身体康健,无需担心他受不住科场的苦,还说三郎年轻,就应该出去多走走多看看,三郎也不会私自报名下场,还不听我的劝,要是三郎这次出了什么事,我肯定要和当家的没完。”
蒋氏微笑不语,这刘嫂子也是关心则乱,就凭三郎元宵节孤身放倒两个人贩子,还把孩子从贼窝里救出来,就能知道三郎的身体是没有大碍的,不过,刘嫂子正心系三郎的安危,对苏家大哥甚是迁怒,此时,她还是不说话为妙。
刘氏平复心情后这才发现自己办事不妥当,哪有堵着客人不让人进门的道理?天气渐冷,让客人一直站在门口吹冷风,连口热茶都不让人喝,这哪是正经人家的待客之道?
“蒋妹子,你看我,把你堵在家门口这么久,真是不好意思,快进来坐会儿吧。”
“不用,不用客气。”蒋氏掀开盖在篮子上的布,把里面的东西拿了出来,“昨儿个我家周荣在田里下的套子逮着了一只野兔,这不,我送半只兔子来给你家尝尝鲜。”
刘氏赶忙推拒,“这怎么使得?你留着自家吃吧,二蛋那孩子正是长个头的年纪,快拿回去给他补补。”
“我还留了半只呢,”蒋氏强制性的把半只兔子塞到了刘氏的手上,半唬着脸说道,“你可别拒绝啊,这么点兔子肉也就是给你们尝个味,你若是再不肯接受,我可就要生气了,难不成你嫌这兔子肉太少?”
蒋氏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刘氏再推拒就显得生份了,她只能不断的道谢,“那就多想蒋妹子了。”
蒋氏笑道,“这才对嘛,你我两家本不该这么拘礼。”
“嘭!嘭!嘭!”
远处传来敲击锣鼓的声音,那声音由远及近,吸引蒋氏与刘氏二人一同寻声望去。
只见远处走来三个身穿官服的衙役,为首一人手持红色喜报,身后两人一人敲锣鼓,一人大声唱和。
“恭喜宜章县棠柳镇河西村苏锦楼苏大官人高中秀才~~”
三人身后跟着许多神色激动的村民,里正也在一旁陪着,苏顺安和里正并排行走着,后面跟着苏大郎和苏二郎。
刘氏和蒋氏对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中的不可置信,刘氏似是欢喜又有些害怕,“蒋,蒋妹子,我,我莫不是年纪大了,出现幻觉了吧?你快帮我听听,官差说谁中秀才了?”
虽说刘氏一向都是儿子吹,认为自家儿子牛掰坏了,总觉得小儿子周身闪烁着五彩光环,还自带碉堡的bgm,可真到了儿子高中的这一天,她就傻眼了。
她前一刻还在信誓旦旦的说儿子考不上,下一刻官家就送来喜讯,幸福来的太突然,刘氏总觉得脸有点疼。
蒋氏回过神来,喜上眉梢,赶紧恭贺道,“刘嫂子,是你家三郎中秀才啦,人家官差是来给你送喜呢!”
“这,真的?我不会是在做梦吧……”刘氏双眼发直,如在梦中,腿肚子打颤,怎么想都有些不真实。
直到衙役行至门口,站在老苏家门前连喝三声,才把刘氏从这种恍恍惚惚的状态里拽了出来,三郎怎么就突然中秀才了呢?不对!三郎中秀才啦!
苏顺安赶忙让家人把先祖的画像挂到正堂,又放了香炉,点了香,摆放祭品,全家人换了干净整洁的衣裳,这才从衙役的手上接过捷报。
捷报上端印有一条欲飞的腾龙,下面是云山雾海,正中央用楷书写着临平府宜章县棠柳镇河西村苏氏锦楼高中院试第三十九名,上面还印有府学的印章。
苏顺安满面红光,似喝醉了酒一般,拿着这一张轻薄的纸,好像有千斤重般手都微微发起抖来,他亲自把捷报张贴在厅堂里最显眼的位置,这是老苏家的荣耀,他们家终于出了一个有功名的子孙,先祖地下有知该欣慰了吧。
刘氏脚下生风,嗓门都比往日高了八度,她颇为大方的拿出了三两银子分给报喜的衙役,衙役拿了银子,脸上的笑容越发真诚。
“恭喜苏官人高中秀才,待得两年以后,说不定我等就要改口称秀才公为老爷了。”
老爷是对举人的尊称,衙役的这番话可算是说到刘氏的心坎里了,她笑的见牙不见眼,“哎呀,承您吉言,我家三郎还欠好些火候呢,老爷之名我们可不敢想,几位大人留下来喝杯水酒,如何?”
他截了方世泽官位亨通的胡,方世泽能轻饶了他?只怕他刚在太子这边表功,那边方世泽就要着手弄死他了,对付他这个无名小卒,捏死他好似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简直不要太简单了。
所以他还是别往人家枪口上撞了,想走捷径?他没那个脑子,别一不小心把自己的小命和苏家人的命都给玩没了,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按兵不动,当什么事都没发生。
“苏兄,在想什么?”陶真有心打趣道,“难道是看这朗朗晴日有感而发,想要赋诗一首?”
“诗?”苏锦楼反射性的想到了那首传遍临平学子间的绿帽子诗,心中大恨,“我再也不想作那什劳子伤春悲秋,离愁别怨的诗了。”
陶真闻言,同样想到了那首与众不同画风清奇的“和离”诗,弄了那么大的一个乌龙,苏兄的名声可算是在临平学子间出了名,还是妻子出轨这种独特的名声,想想也是蛮惨的。
陶真对苏锦楼以前一直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听到的还是臭名,苏锦楼于他而言只是个让他稍感好奇的陌生人,直到在宜章县巧遇,二人就此结缘。
相处之下,陶真对苏锦楼越发喜爱,当然,此中喜爱是友谊之情,同窗之谊,断没有超越性别的特殊之情。
陶真感叹,怪不得夫子常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流言确实不可尽信,以往在棠柳镇都说苏兄不敬师长,长期旷课,腹中无点墨,是个愚钝不堪的蠢材。
可自己接触到的苏锦楼,却是个待人以诚,守礼重诺,性格开朗的和善之人,他成了秀才,在榜单上夺得一席之地,那就说明他是有真才实学的,并不是别人说的那样是个内里草包不堪造就的狂妄之人。
在去府城的路上,他们讨论学问之时,苏锦楼虚心请教,也表达过不少独特的见解,意味着他并不是不思进取之辈,相反,他对学问与知识一直秉持着尊重的态度。
后来遇到萍水相逢的落榜学子曲步锺,他热心为曲步锺指点迷津,当自己陷入迷障一心盯着府试案首之位时,他一语惊醒梦中人,将已然魔障的自己从歧途拉回了正道,这份恩情实在无以为报。
从宜章县到临平府,他们两人一路作伴,聊天吃饭论学玩笑,一直形影不离,陶真不禁在想,或许这就叫做缘分。
不然当初怎么这么巧,他刚出去退房就遇上了没地方住的苏锦楼?明明一直盛传苏锦楼学识很差,人家偏偏牢牢霸占榜文一角,总和他一起登榜,当初明明四人结伴同去府城,最后府试结束只留下与他同乡的苏锦楼,这难道不是命中注定的安排?
再想到当初宜章县县令说他与苏锦楼文风相似,误以为他俩是师兄弟的话,陶真心中一动,不如让苏兄与自己成为真正的师兄弟?凭苏兄的天资应该能拜入老师的门下,不过苏兄若当真拜师成功,以后他可不能再称其为苏兄,得改口称对方为师弟了,一想到苏兄开口叫自己师兄的情景,陶真的心里就莫名的有些小激动。
“苏兄,不知苏兄可有拜入师门?”
嗯?怎么突然就问起这个了?难道猜出他偷师了?
苏锦楼颇为心虚气短,他摇头道,“未曾。”
陶真猜到以苏锦楼昔日的臭名估计很难拜师,刚才也只是例行一问,“那你今后有何打算,我听闻你在七斋书院里过的似乎不大如意。”如果顺心如意,也不会传出那样不堪的名声了。
岂止是不大如意,简直是猫嫌狗厌,苏锦楼在心里默数,一个对他深恶痛绝,成天致力于抹黑他的曾夫子,一个已经割袍断义反目成仇的旧友葛修文,还有一个曾被他气得吐血天天找茬,誓要踩他一脚的萧清行,这样一算,他在七斋书院结仇的人还挺多的。
不过,按理说,这是他自己的私事,以陶真的性子不该冒昧的打听这些才是。
“确实不大如意,不过过了年后我打算去府学读书,往日之事皆随风消散,不可再追。”
陶真又问,“那,苏兄是打算从府学里择一位夫子拜入师门吗?”
苏锦楼摇头失笑,“陶贤弟说笑了,我有何德何能能拜府学的夫子为师?”
他可没有做主角的命,人家主角考科举一考就是小三元□□,最后状元及第,引得男女老少纷纷拜在西装裤下。
他呢?他有什么?一连三次不是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这里面还有不少运气和水分,他可还清楚的记得,要不是学政暗地里帮忙,就他那个不堪入目的成绩,人家眼瞎了才会让他中榜。
考上秀才并不是就完事了的,他居于倒数,去府学读书要自掏腰包,府学里的夫子谁会收他这个附生为徒?难道还指望人家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他骨骼惊奇,是深藏不露的绝世高手,辅助他维护世界和平与宇宙安宁?醒醒吧,这又不是舞台唱戏。
拿到府学的进学资格仅仅是个开始,不是说进了府学就万事大吉了,府学内的学生每年必须参加岁试,因故未考者,必须补考。
考试时,试以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文一,五经《易》《诗》《书》《礼》《春秋》文一,五言六韵诗一。
依照考生成绩的优劣,分为一、二、三等,被列为一等的,原来就是禀生的不计数,如果是增生、附生考上一等的,就要参加复试,复试试以四书文一,五言八韵诗一,复试通过后可补叙禀生,每年便可与禀生一同领官家补贴。
苏锦楼不奢求禀生啥的,他只求别在每次的考试中垫底,可他一看见什么诗啊词的就腿软,条件反射性的脑袋打结,可想而知试帖诗已经在苏锦楼的心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他一想到每次岁试垫底,年年顶着学渣的名头在府学里混日子,他就感觉前途一片黑暗,心累啊,这水深火热的日子啥时候是个头?
目前他还没有继续考乡试的打算,一来乡试是三年一考,离下一届开考还要两年时间,二来,他考个秀才都要学政暗箱操作了,考举人?他是一点希望都没有的。
另外举人不是你想考就能考的,单单只得到秀才的功名还不够,还得要参加“三年大比”。
大庆朝每逢子、午、卯、酉年的秋季,举行乡试,在举行乡试的前一年,由督学大人主持一场自上而下的科试,这场科试的应试人是所有想要参加乡试的秀才,第一日试经古,正复两场,与岁试相同,第二日考四书文一、策一、五言八韵诗一,第三日复试经古,第四日复试先前取得一等、二等以及三等的考生,凡取列一、二等或三等前三名的学子便取得了次年参加乡试的资格。
所以说,只有在三年大比中名列前茅,才能继续科考,其他人还是回家多读些书,再等个三年重新来过吧。
而童试、院试、岁试、科试等仅仅只是科举最基本的考试,只有乡试、会试、殿试,才是科举选士的正途。
苏锦楼对于每年的岁试都没把握了,更何况要在三年大比的科试中杀出重围?乡试对于目前的他来说实在是太过遥不可及,让他想都不敢去想。
他也想找一个良师,总这么偷师也不是个办法,若碰上听不懂的或者做题时有疑问的,都没法当面询问,问题越积越多,量变引起质变,最后还是提升不了自身的学识。
也就是目前他的基础太差,无论听到什么知识都算是一种进益,等时间长了这种进步就会减小,直至最后一点用处也没有。
去了府学,他当然也可以偷师,但不同的夫子教学方法与对书本的理解都不相同,他又如何辨别哪个说的是真理哪个说的是谬论?进学不是一锅乱炖,学在于精不在于多,他若是杂七杂八的东学一点西学一点,最终肯定一事无成。
所以为自己寻得一位良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可他一没让别人折服的才学,二没有深厚的背景,想找一位良师指导,谈何容易。
他也想过用金钱砸开良师的大门,可就他那么些家底子,吃吃喝喝也就罢了,真用钱砸,把家底子掏空了都不够,另外,真正的名师是不会被金钱所折服的,像曾显之流钻进钱眼里的夫子又怎配称为良师,更甚至,若是碰上性格耿直的夫子,人家还觉得你拿金钱这等俗物上门是在侮辱他,当场斥责动戒尺的都有。
知己难求,良师难寻,苏锦楼也愁啊……
陶真斟酌再三,主动邀请,“苏兄,此次我们二人一同获得功名,明年又一起去府学进学,可谓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不如这一次回到棠柳镇后,你同我一起去见见我的老师,如何?”
苏锦楼惊诧的看向陶真,“陶贤弟这是?”这话的意思莫不是有心让他拜入薛夫子门下?
薛夫子是举人,他的学识自然没人质疑,人品贵重,名声显赫,若是能拜入他的门下自然百利而无一害,只是,自己这个秀才水分太多,人家薛夫子能看上他吗?
陶真是一心想与苏锦楼成为师兄弟的,无论人品还是本事,苏锦楼无一不合他的胃口,“恕我冒昧,苏兄如不嫌弃,就让我为你引荐,如何?”
苏锦楼先是垂眸思索,后又直直的看着陶真的眼睛,真心实意向对方作揖相谢,“那就有劳贤弟了。”
不管最后成与不成,陶真的这份心他愧领了。
第55章 苏家喜事
“酯儿, 又在门口等你爹回来啊?”蒋氏手里拎着一个篮子,刚走到苏家门口就看到六岁的苏环正蹲坐在门口眼巴巴的瞅着村口的位置。
自打三郎出门赶考,这孩子天天都要来这么一出, 明明以前三郎出远门的时候酯儿也不像现在这般望眼欲穿, 难不成是孩子长大了, 知道想念爹爹了?
“蒋奶奶,”苏环仰起小脸,脸蛋红扑扑的, 大眼睛忽闪忽闪,看的人心都化了,“爹爹明明说过最迟十月底就能回来,现在已经过了十月,爹爹还没回家, 爹爹是不是真被山贼给抢走了?”
苏环说着说着大眼睛里就溢满了水色, 下一瞬间,大颗大颗的泪珠顺着脸颊滑落而下, 不一会儿眼泪鼻涕糊了满脸。
“哎哟,”蒋氏连忙放下篮子将苏环搂进怀里,“我的小乖乖唉, 你爹肯定是有什么事情耽搁了, 所以才没有及时回来,再说, 这才刚过了十月底,延迟一两天是很正常的, 你别乱想啊。”
“这是怎么了?”刘氏从里屋疾步走来,见蒋氏揽着自家小孙孙,酯儿不停的流眼泪,心里有些弄不清状况,“这又唱的哪一出?”
蒋氏笑道,“还不是酯儿担心他爹被山贼撸了去回不来家,在这儿吓得掉眼泪呢。”
“嗨!”刘氏一听山贼二字心里就迁怒当家的,“还不是我家那口子瞎折腾,成天闲的无聊就去村口听刘大哥说故事,还把酯儿带过去一起听,自从酯儿听到一个书生被山贼抢回去做压寨夫君的故事后,成天担惊受怕,生怕三郎也遭此劫难,特别是这么长时间三郎还没有回来,酯儿担心的夜里都做了噩梦,等我家那口子回来,我肯定要好好说道说道他。”
蒋氏一听还有这种因由,不由得笑出声来,又看了看苏环皱巴巴的小脸,安慰道,“酯儿,做梦都是反的,你梦见爹爹被山贼抢去,这就说明你爹爹现在很安全,说不定过两天就到家了。”
这孩子也是可怜,从小没了娘,刘嫂子以前因为严氏有些不待见酯儿,也就三郎那次落水后才对酯儿关怀备至,对于酯儿来说,想必三郎才是最重要的吧,毕竟那可是亲爹。
苏环似是信了这话,连忙擦了擦眼泪,这个时候他才感觉有些不好意思,过年后他就七岁了,小小的孩童已然有了羞耻心和自尊心,一想到刚才在熟悉的蒋奶奶面前痛哭流涕,心里颇为尴尬。
“蒋奶奶,周礼在家吗?我想去找他玩。”
蒋氏摸了摸苏环的头顶,“在家呐,刚才还说要找你一起去掏鸟窝,被他爹听见后正在家里挨训呢,你现在去找他,他肯定开心。”
“那我现在就去找他玩。”苏环同蒋氏与刘氏打过招呼后连忙奔向周礼家去拯救水深火热的小伙伴去了。
“唉!”刘氏见苏环跑远,不由轻叹一声,脸上也不见先前的轻松,“其实不止酯儿担心,我也担心三郎,若是往日,三郎最多九月下旬就会回来,可这一次,实在耽搁太久了。”
“儿行千里母担忧,这是人之常情,”蒋氏好言安慰,“不过你也不能自己吓自己,说不定三郎是与友人一起去府城考试去了,这一来一回可不得需要个把月的时间?”
刘氏倒是未曾想过这个可能,“以往三郎屡试不中,只去了宜章县就回来了,他总说学问不够,还需要多进学几年,上一次他落水发了高热,好不容易被孙大夫从鬼门关拉了回来,没有两年的时间压根补不回失掉的元气,后来身体看着是恢复了,可内里怎样又有谁知道?这一次拖着孱弱的身体去参加考试,估计八成也中不了。”
“哪有当娘的这样说自己儿子的?”蒋氏打趣刘氏,“还没出结果呢,你就断言三郎不中?凭三郎的才学,说不定这一次就中了呢?”
刘氏不以为然,虽然她一向觉得三郎以后会当官老爷,但她却不是个糊涂的人,之前三郎亲口说了,学识不够还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难不成落了一次水就能把这五到十载的知识给补上了?
“要不是三郎一意孤行,偏要下场科考,我说什么都不会让他去县城的,前程哪有孩子的身体重要?也就我家那口子狠心!”
一想到当家的,刘氏就想提胸运气,“要不是当家的说三郎身体康健,无需担心他受不住科场的苦,还说三郎年轻,就应该出去多走走多看看,三郎也不会私自报名下场,还不听我的劝,要是三郎这次出了什么事,我肯定要和当家的没完。”
蒋氏微笑不语,这刘嫂子也是关心则乱,就凭三郎元宵节孤身放倒两个人贩子,还把孩子从贼窝里救出来,就能知道三郎的身体是没有大碍的,不过,刘嫂子正心系三郎的安危,对苏家大哥甚是迁怒,此时,她还是不说话为妙。
刘氏平复心情后这才发现自己办事不妥当,哪有堵着客人不让人进门的道理?天气渐冷,让客人一直站在门口吹冷风,连口热茶都不让人喝,这哪是正经人家的待客之道?
“蒋妹子,你看我,把你堵在家门口这么久,真是不好意思,快进来坐会儿吧。”
“不用,不用客气。”蒋氏掀开盖在篮子上的布,把里面的东西拿了出来,“昨儿个我家周荣在田里下的套子逮着了一只野兔,这不,我送半只兔子来给你家尝尝鲜。”
刘氏赶忙推拒,“这怎么使得?你留着自家吃吧,二蛋那孩子正是长个头的年纪,快拿回去给他补补。”
“我还留了半只呢,”蒋氏强制性的把半只兔子塞到了刘氏的手上,半唬着脸说道,“你可别拒绝啊,这么点兔子肉也就是给你们尝个味,你若是再不肯接受,我可就要生气了,难不成你嫌这兔子肉太少?”
蒋氏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刘氏再推拒就显得生份了,她只能不断的道谢,“那就多想蒋妹子了。”
蒋氏笑道,“这才对嘛,你我两家本不该这么拘礼。”
“嘭!嘭!嘭!”
远处传来敲击锣鼓的声音,那声音由远及近,吸引蒋氏与刘氏二人一同寻声望去。
只见远处走来三个身穿官服的衙役,为首一人手持红色喜报,身后两人一人敲锣鼓,一人大声唱和。
“恭喜宜章县棠柳镇河西村苏锦楼苏大官人高中秀才~~”
三人身后跟着许多神色激动的村民,里正也在一旁陪着,苏顺安和里正并排行走着,后面跟着苏大郎和苏二郎。
刘氏和蒋氏对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中的不可置信,刘氏似是欢喜又有些害怕,“蒋,蒋妹子,我,我莫不是年纪大了,出现幻觉了吧?你快帮我听听,官差说谁中秀才了?”
虽说刘氏一向都是儿子吹,认为自家儿子牛掰坏了,总觉得小儿子周身闪烁着五彩光环,还自带碉堡的bgm,可真到了儿子高中的这一天,她就傻眼了。
她前一刻还在信誓旦旦的说儿子考不上,下一刻官家就送来喜讯,幸福来的太突然,刘氏总觉得脸有点疼。
蒋氏回过神来,喜上眉梢,赶紧恭贺道,“刘嫂子,是你家三郎中秀才啦,人家官差是来给你送喜呢!”
“这,真的?我不会是在做梦吧……”刘氏双眼发直,如在梦中,腿肚子打颤,怎么想都有些不真实。
直到衙役行至门口,站在老苏家门前连喝三声,才把刘氏从这种恍恍惚惚的状态里拽了出来,三郎怎么就突然中秀才了呢?不对!三郎中秀才啦!
苏顺安赶忙让家人把先祖的画像挂到正堂,又放了香炉,点了香,摆放祭品,全家人换了干净整洁的衣裳,这才从衙役的手上接过捷报。
捷报上端印有一条欲飞的腾龙,下面是云山雾海,正中央用楷书写着临平府宜章县棠柳镇河西村苏氏锦楼高中院试第三十九名,上面还印有府学的印章。
苏顺安满面红光,似喝醉了酒一般,拿着这一张轻薄的纸,好像有千斤重般手都微微发起抖来,他亲自把捷报张贴在厅堂里最显眼的位置,这是老苏家的荣耀,他们家终于出了一个有功名的子孙,先祖地下有知该欣慰了吧。
刘氏脚下生风,嗓门都比往日高了八度,她颇为大方的拿出了三两银子分给报喜的衙役,衙役拿了银子,脸上的笑容越发真诚。
“恭喜苏官人高中秀才,待得两年以后,说不定我等就要改口称秀才公为老爷了。”
老爷是对举人的尊称,衙役的这番话可算是说到刘氏的心坎里了,她笑的见牙不见眼,“哎呀,承您吉言,我家三郎还欠好些火候呢,老爷之名我们可不敢想,几位大人留下来喝杯水酒,如何?”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13328/19728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