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节
推荐阅读:甘愿[校园1V1]、春山暮、心跳悖论、季节性症状(1v1)、解脱(年上,1V1,H)、末世欲菟、谋臣、心头血、家族遗传精神病(nph虐)、边界 (婚后,1V1)、
灵素打起了精神,晓得他们这回明里用力没能把护阵击溃,暗地里仍旧不肯善罢甘休。
于是之后她便隔三差五要过去探查一番,顺便动用自己的心念功夫抵冲一下祈福会的逆力。
这日她又去时,就在那里见着了那位县舅爷。
观主同他们几个人在商讨接下来启发当地百姓神信的大事,大概旁人出去行动不便,倒是县舅爷无碍,是以这会儿就在听他说县里的情形。
他一说完,几个大神侍便商量起来:“如今看来,这钱财倒是个很大的引头;再有就是横祸灾病,很能引发惧意,在这两样上下功夫,不怕他们不来拜神求安。”
有一个道:“还得有个什么法子,能把人先给聚起来才好。再显几个神迹,才能引动人心。”
有人就建议请些戏班子借个由头在湖边开戏,等人多的时候闹几个“天显神明”、“白虹贯日”之类的遮眼法,再往如今已经清理好的几个神庙里一引,事情应该就能成个七八分。
结果县舅爷就说了:“这里能请到什么好的戏班子?连唱的戏都是老掉牙的本子,就算演上两天,哪里会有人跑这么远来瞧这么几处烂戏……”
又有人道之前做遇仙会之时,好似许多人都叨念那个什么“仙食街”,不如就照着那个来,恐怕也能聚拢不少人气。
县舅爷又冷笑:“嗤,这么大冷天跑这么老远来吃一口便宜食?这县里得有多少傻子才够一回‘人气’的。”
连着说了几个,甚至连湖边有神龙宝藏的话都有人说了,县舅爷挨个都瞧不上,最后就有人道:“那你说说看有什么主意。”
县舅爷撇嘴:“这种事情就不能这么简单的来。照我们那时候学的,凡事得有个规矩,按着规矩一步步做才成。先得知道这县里有多少人,这叫‘基数’;再得确认有多少人是能外出走动的,这叫‘用数’;再根据这些能出门、愿意出门的人的位置,定出来什么地方起场子合适,这叫‘定础’……”
滔滔不绝说了得一炷香时候,起先问的那个人道:“你这一大通话,归根到底什么也没说啊!”
还是观主打的圆场:“各人做事法子不同,相互借鉴才能成大事。”又闲话几句,只说再议,先叫散了。
这里人一走,之前的那位知县大人,现在叫长乐先生了,开口叹道:“往后要说正事,就不能叫这草包在边上呆着。上几回还好,这回叫他做了几样事情,就立时把自己当个人物了,可说出来的话真跟放屁一样,也亏你能笑着听下去!”
观主笑道:“我们要用他的身份,我心里知道这个,他别的如何又有什么要紧?这样人家的子弟,适合打交道的实在太少。要不就是家里管得严的,不愿沾惹我们这些事儿;要不就是太过精明厉害的,他要来,我们还不敢要呢;再有就是丁点事儿都要跟族里商议的,更没法弄了。这个真是少有的合适人了,你就将就了吧。”
长乐先生苦笑:“饶是什么也不知道,偏什么都能说,且总当自己脑子里记着几句圣人言自己就能成圣人了。刚叫他说县里如今的民心向度,你听他说的什么,还指点起政务来了。这位连自己近侍、手下人多少是被旁人收买的都浑然不觉,还在那里大谈什么‘利益人心’,哪儿来的这么大脸!”
方才县舅爷说的时候,还捎带着把周围当日的政务也贬损了几句,却是叫他这神心都要起火了。
观主道:“他出身高家,可做什么都不如自己的兄弟,只读书还成,这就把读书当成救命稻草了,真是读了无数的书。只是这些书他是拿来安心使的,可没真学进去什么,学着学着,就学成如今这样子了。说两句政务你就不爱听了,上回还跟我辩了半日的‘定心生念’呢,整段整段地背经书和各家注解给我听,却连点‘定心’的边角功夫都没练到的。
“晓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明白我们要用他什么,这就成了。有什么可恼呢,又不是你儿子!”
说得长乐先生也笑起来:“幸好我没有儿女,要不然真来个这样的,真是修成神仙也得气掉下来了!”
灵素听了这半天壁脚,晓得了他们之后的打算外,还意外深入了解了一番她眼里学问过人的县舅爷,只是怎么听上去同自己想的不太一样?
原来读了那么些书,知道这么些道理,也不一定就能把这“人”给做明白。这人,果然还是得“活”出来才成。
且方才听那两个说县舅爷,她自己也闹得有些脸红。
她想起自己劝果子的那些话来了。“明知道担心了也没用的事情,何苦要去担心?”
想想自己,心里一直放不下神龙湖周围的事情,可问题是自己担心了有用么?如今的自己是借用了神行靴也走不了多快了,还拎着心做什么?最可笑的是,劝果子放下心里的“担忧”和“惧意”,自己又能说放下就放下了么?
自己这样,同县舅爷不是一个路数的?
再细想来,这法则却同上头相类。上头有神识,都不消读书,直接往识海中一映就都知道了。可就算把大长老那里的顶天玉简都给摄入识海,灵力同神识也不会因此就涨了分毫。那书仍是书,你仍是你。
这里凡人更苦些,还得先读书,没有神识用起来便当。可一样的,若是把这个“记住”就当成是练成功夫了,那就错了。
“得把我知道的道理活出来才算真知!”她心里忽然涌出这个念头。
只这一下,灵素发现上头被缚的神灵好似松动了一些,再细查时,却是心念的光流在反哺神灵。
此界中心念之能竟大到这般地步!想想之前自己贸然改人心念的举动,灵素头顶直冒冷汗。
第412章 鬼打墙
自从经过了县舅爷的比照,灵素寻着了一条新的路,——把自己知道的道理活出来。
然后她就发现,这不是方伯丰之前说的么?自己怎么听了全没有往心里去,非绕这么一个大圈才明白过来?!都不如湖儿和岭儿有慧根,他们俩可是当场就决定要跟着自家爹爹学的。
好在也不算晚,迟来也比没来的好。
万事俱备,如今只要找到做人的根本道理就成了。然后她只要照着那道理一活,齐了。
那人到底活个什么呢?怎么着活法才算做对了这个人呢?
神仙发现自己被鬼打墙了。
之前他们那么许多功夫,都在做学堂书楼,就是想叫人有机会多学点东西多读点书长长见识。
可现在出了个县舅爷,原来还有人读了几屋子的书还是没能化为己用,说什么都有道理,只活得还是一样糊涂。再说官学堂和书楼里,也是人来人往,大概只有两成的人算得了好处的,余者平平,甚至自觉耽误了功夫、没学到东西反遭了损的也不少。
“读书就像些石头和砖块,到人手里,怎么个垒法、能垒多高,都是各人的本事。”所以这读书有学问也并不是一条百分百对的路。
“这人世间就没有跟我们修炼灵力和神识一样绝对是对的路子么?”灵素觉着既然人头顶的光团同自己的相类,想必也该有相类的出路才对。可惜自家哥哥只露了句口风,却不肯明说到底是什么出路。
日子一天天过去,德源县前些年埋下的种子都抽条开花了。
自从官学堂里出来了一批去了大商行、大店铺帮手的学生,之后往官学堂里读书去的人就越来越多。尤其晚上的课,许多年纪很不小的也够跟着凑热闹。
虽则能坚持下来,最终果然学有所成的到底还是少数,最好的时候也没超过三成。只这阵势就挺吓人,连康宁府都传说德源县已经是“人人识字,遍地廪生”了。
织绒、织锦之外,如今又多了许多新式样的料子和织法。有人用山上一样青藤的茎皮捻线织布,称作小葛纱,价比上好葛纱还高上一倍。许多人也纷纷上山寻藤,却是没法子从里头弄出那样的线来,却是独一份的买卖。
又有一种专于夏用的料子,唤作“透骨香”,有说是料子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花露熏蒸,也有说是里头纺线的时候就掺了香料,反正这种料子夏日里穿在身上尽日生香,虫蚋不近,且不管洗过多少次,那香味也不会落尽。也是只有德源县才有的东西。
除此之外,另一个大行就是毛呢和毛线了。天候日冷,毛呢料挡风避水,御寒极好,毛线织成的衣裳比寻常的布衣箍身,穿一件顶两件,打面世后没多久,就成了殷实人家的必备冬衣。
等买卖做起来了,许多人后知后觉地想着跟进,才发现那羊毛的源头早就叫人把控了。没法子,要不就从人家那里订货,要不就高价问人买了种羊来,自己另外圈地养去。前者像被人勒着脖子,后者就不是小本买卖能随便玩得起的了。不免又有富者愈富、穷者愈穷之叹。
绍娘子上年八月里生的娃,出了月子就忙起了毛纺行的事务,一行双坊,以呢料为主,另一边则试制毛衫。两处的机子都是湖儿带着小毛弟在燕府的匠作行里做出来的。还没正式开工,试制了送出去的布样就换来了铺天盖地的订单。只是绍娘子这头一开忙,未免就分不了太多精神在自家娃儿身上,又招得家人颇多怨言。
打开头就是二百多人的作坊,织绒行那边则都交给了月娘在管,绍娘子从自己的份子里又抽出半成来给了月娘,齐翠儿知道此事,也没别的话说,只道:“谁叫咱们没那本事呢!”
风和楼也开始涉足面料行当,却不是同绍娘子那样的路子。七娘被府城里太太小姐们困住了,县里的大连店就靠沈娘子和灵素在管,这俩却都不是能当事的料,幸好七娘当日着力带出来一批人手,细事上倒不至于出太大乱子。
府城那头她脱不得身,这边又没人能独当一面,虽一早晓得得有两个能接自己班的才成,可这样的人物却不是说有就能有的。一时便是七娘,也不禁有些顾此失彼、捉襟见肘起来。
沈娘子不得不帮着应付,也叫这些事情烦得不成,倒越发起心想要安静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去。风和楼本来就有她家的份子,她自己又开着络线坊,同岭儿两个一起陆续染出了几百种颜色的丝线,每一个方子从用料配比到开染时令、天象冷热都有讲究。
这样出来的线,自然也不会随便用了,就叫风和楼出面开了个不大的作坊,精挑了人,专门织整件的衣裳料子。一件衣裳就是一匹料子,一匹料子上就是一幅整画。价格之高令人咋舌,却是供不应求。许多人托了各样门路来订,甚至连花样都不看就要付定金,还有的买了去也舍不得真做了衣裳上身,只当个画儿古董似的收着。
这些一起来,连带着周边村镇的蚕桑也愈发兴盛。便是县里的人家,也许多养蚕卖茧的。县里的路边河沿一早都种了桑树,这两年还叫农务司的人调了懂养树的来教人怎么剪枝压株,叫树能多产桑叶。
桑树都算城中百姓所有,按着坊区归到住户,一年两三季桑叶也有些收益,且也方便了城里养蚕的人家。
加上农务司之前弄出来的圈养禽畜的法子,有些人家试了果然可行,之后跟着学的人越来越多。一家虽养不了十只八只的,产蛋供肉也很不错了。加上用这个法子要人力打扫的事情极少,小鸡时候就开始吃碎竹叶和糙米,长起来之后就用秕谷、菜叶子菜根和家里的剩菜剩饭搭着喂,这么养出来的鸡又安静又肯长肉,实在是一招妙法。
便有人笑言,如今在德源县要寻点泐渋都不容易了。——能喂鸡喂猪的都当饲料了,实在太烂的太老的扔进堆肥桶里等着化成堆肥给桑树用。锯末子草根子甚至甘蔗渣都能拌了土填鸡舍猪圈,灶底的柴灰都有人来收,哪里还能有什么可扔的东西?!
刘玉兰已经搬回了城里,又把陶丽芬以前租的小院拆了重新修葺了一遍,鸣霞饭庄的买卖比从前更火了。灵素也名正言顺撒手不管了。
陶丽芬跟着绍娘子管了毛纺行的事情,对杏妮儿的烘糕买卖能分的精神也越来越少,幸好两个娃儿都是争气的,这营生竟也这么支撑下来了。
俩人今年都读完了高班,官学堂里就不用再去了,——如今人多,就算想去,那边也不收了。
杏妮儿带着几个婶子一块儿做糕饼,果子管着经营,俩人都做不来对方的活儿又都觉着对方辛苦,相互体谅着扛起这份买卖,日子长了,真比寻常姐妹还要亲近。
果子当日愁得头发都掉了许多,后来还是毛哥出手帮的忙。他正要琢磨怎么用人、指挥使动人来做事情的学问,果子这边觉着一团乱麻,他琢磨了两日就拉着果子梳理起这份活计的要点来。
一个是糕饼制作的技艺和规矩,不能叫客人同一样点心一批同一批吃出两样滋味来,还有一个这入嘴的东西,干净是头一个要紧的。话是这么说,怎么变成一样样人做事情时候的行事,可不是张嘴就能来的。
同杏妮儿一块儿,有时候还带上小毛弟,三四个人又是商议又是试行的,经了两个多月才算定了个大概。之后什么粉料的保管,鸡蛋上做记号以保证冬夏新鲜,做糕饼的人需得袖套包头穿戴齐全等等,也是无数的琐碎。
果子的重头在经营上,这里头学问就更大了。
从小了说有新销路的开拓和既有老客的维护,这一个“维护”二字,里头就是一日日一月月的日常来往。偷奸耍滑自然不能干的,怎么能想在人家前头,或者有点意外之事怎么能尽快给人家解决了,叫人家不至于生恶,一样样下来,也都煞费苦心。
往大了说还得有整个作坊的新品研制,从常年走货的各样数目里去看什么食客口味的变化以做妥当应对,蜂拥而起仿造自家买卖的同行对手又该如何应对等等。
还有同七娘那边的几个管事间的来往,果子是七娘带起来叫她经管这边买卖的,那几个是七娘指了给她帮手的,这里头的分寸毛哥也给果子说了一通人心好恶的话。
果子觉着最难的就在这里了:“一样的事情非得拐那么大一弯子来说,来做……就不是实话实说么!”
毛哥却道:“你若觉着你的‘实话实说’是实的,就着人心变个法子就是虚的,那我就白教你这两日了!事情果然是这样的情形,这个是‘实’的没错,可人天性就喜欢听什么不喜欢听什么,这也是一个‘实’,你要想把事情推进顺利了,非得把这两个‘实’合在一处考量才成。毕竟世上哪有单个的事?还不都是人的事!”
果子听了也觉有理,就跟着他哥的意思一一学起来。
这学的终究还是学的,一开始难免磕磕绊绊。不过有了这么一个行事的提纲在,她心里倒没有之前那么慌了。好歹若是错了能晓得自己是错在了哪一块,是之前就没考虑到,还是规矩行事都说过了却是做的时候没做到位,这样改起来也有根有据的。好像瘸腿走路的人得了根拐杖,总算能迈开步了。
七娘见了果子的改观,也松了口气,笑着对几个心腹道:“她这可算走出来了!若是这一步始终迈不动,我也教不了了,只好叫她爱做什么做什么去,免得生把心给压坏了。幸好幸好。”
各处顺遂,摆明了当甩手掌柜的灵素却又闲不住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后街顶了个铺子当真开起小酒馆来了。
倒是离家近,隔了没两条巷子,方伯丰起先还劝她,好容易这么些年忙下来,刚能歇歇,怎么又要开买卖?可后来想到年前自己同俩娃儿都各有各事时候,她一个人忙过年事务时说的那番话来,想着她有点事情做也好。加上酒馆不是饭庄食肆,也不用整天开着,什么时候歇两天也不耽误什么事情,也由着她去了。
湖儿同岭儿挺乐意灵素开个小买卖,岭儿高兴的是“下酒菜都能当零嘴儿吃的,开酒馆好”,湖儿想的却是“娘有点事情忙,就不会老想舅舅和外祖家的族人了。”
灵素从前就念叨过几回想要开个小酒铺,她觉着那样热闹有趣,且能变着法子做各种吃食,不用管下不下饭,饱不饱肚的话。
这回真的开起来,却不是为了从前那点乐子,她是实在没法子了!
读书是好,可读书也有县舅爷这样的读书人,学了一肚子书,说话为人惹人嫌还罢了,他自己还常说不通自己的道理。一时觉着自己厉害得天下无敌,成仙成神指日可待;一会儿又觉着人人都瞧不起自己,谁都要压自己一头,这辈子怕无出头之日。心里闹得厉害时,整夜整夜不得睡,得靠烈酒谋醉求眠。
有钱好,可齐家的二少爷刚刚叫人从自家荷花池里捞上来,幸好发觉得早,还剩半条命在,这就算德源县数得上的有钱人家了,怎么还想不通要寻短见呢……
长寿好,山上好些老爷子同儿子媳妇吵架了就哭“我怎么不死啊,你们就是嫌我活得太长啊”;家世显赫好,你看县舅爷若是个平常人家的娃儿,或者不至于被不求观那群人哄去当挡箭牌使,七娘一直着紧教畅儿看明世事人心,就是怕他往后应付不来各方来的算计……
这还不是鬼打墙?从前听人说的那么些“如果能……就好了……”竟都是死胡同或者绕圈路么?!
有没有哪个说着“如果能发财就好了”,果然发了财之后就人生圆满了的?有没有求长寿,真长寿了晚年安逸再无他憾的?
灵素觉着自己还得多看看人间的故事,也许能找出正道为人的一点线索。
作者有话要说:
看了一下评论,真是抱歉,后面这一阶段确实没什么有趣的了。
灵素钻到人堆里细看了之后,发现从前认为“于人有用”的东西其实不是根本,因为最后落脚都不在物质世界上,所以确实没什么剧情可兑了,剧情都在前面,这里只是灵素从另一个角度看明白的东西。
前面两个阶段,一个是活在事情里,做饭摸钱过日子;第二个是活在世上,她的所作所为影响了别人,自己也不由自主地被影响着,最后才闯了祸;现在是第三个阶段,她得从她的角度对人世间有解读,最后因为这个解读而有所成就。
如果说第二阶段的世事里面算励志,这第三段就真写修真了。她得解出这个界里的修真之道才行,又是心念上的事情,得自己本身对这块有过疑问的才会看得进去吧。
第二阶段说“这么做日子会好过些”,但是很多人会发现,“我知道这么做是对的,可我就是没办法那么做”;或者说“日子好过些,可我还是觉得不开心”,第三阶段的内容企图探讨这个问题。
估计十章以内应该会完结了,接下来会在内容提要里写明情况,不爱看这些东西的同学就别买了吧。
虽然明知道很多人不爱看,可作者强迫症,这块不交代顺了没法让灵素得成就,真是抱歉了。
谢谢各位一路支持,抱拳!
于是之后她便隔三差五要过去探查一番,顺便动用自己的心念功夫抵冲一下祈福会的逆力。
这日她又去时,就在那里见着了那位县舅爷。
观主同他们几个人在商讨接下来启发当地百姓神信的大事,大概旁人出去行动不便,倒是县舅爷无碍,是以这会儿就在听他说县里的情形。
他一说完,几个大神侍便商量起来:“如今看来,这钱财倒是个很大的引头;再有就是横祸灾病,很能引发惧意,在这两样上下功夫,不怕他们不来拜神求安。”
有一个道:“还得有个什么法子,能把人先给聚起来才好。再显几个神迹,才能引动人心。”
有人就建议请些戏班子借个由头在湖边开戏,等人多的时候闹几个“天显神明”、“白虹贯日”之类的遮眼法,再往如今已经清理好的几个神庙里一引,事情应该就能成个七八分。
结果县舅爷就说了:“这里能请到什么好的戏班子?连唱的戏都是老掉牙的本子,就算演上两天,哪里会有人跑这么远来瞧这么几处烂戏……”
又有人道之前做遇仙会之时,好似许多人都叨念那个什么“仙食街”,不如就照着那个来,恐怕也能聚拢不少人气。
县舅爷又冷笑:“嗤,这么大冷天跑这么老远来吃一口便宜食?这县里得有多少傻子才够一回‘人气’的。”
连着说了几个,甚至连湖边有神龙宝藏的话都有人说了,县舅爷挨个都瞧不上,最后就有人道:“那你说说看有什么主意。”
县舅爷撇嘴:“这种事情就不能这么简单的来。照我们那时候学的,凡事得有个规矩,按着规矩一步步做才成。先得知道这县里有多少人,这叫‘基数’;再得确认有多少人是能外出走动的,这叫‘用数’;再根据这些能出门、愿意出门的人的位置,定出来什么地方起场子合适,这叫‘定础’……”
滔滔不绝说了得一炷香时候,起先问的那个人道:“你这一大通话,归根到底什么也没说啊!”
还是观主打的圆场:“各人做事法子不同,相互借鉴才能成大事。”又闲话几句,只说再议,先叫散了。
这里人一走,之前的那位知县大人,现在叫长乐先生了,开口叹道:“往后要说正事,就不能叫这草包在边上呆着。上几回还好,这回叫他做了几样事情,就立时把自己当个人物了,可说出来的话真跟放屁一样,也亏你能笑着听下去!”
观主笑道:“我们要用他的身份,我心里知道这个,他别的如何又有什么要紧?这样人家的子弟,适合打交道的实在太少。要不就是家里管得严的,不愿沾惹我们这些事儿;要不就是太过精明厉害的,他要来,我们还不敢要呢;再有就是丁点事儿都要跟族里商议的,更没法弄了。这个真是少有的合适人了,你就将就了吧。”
长乐先生苦笑:“饶是什么也不知道,偏什么都能说,且总当自己脑子里记着几句圣人言自己就能成圣人了。刚叫他说县里如今的民心向度,你听他说的什么,还指点起政务来了。这位连自己近侍、手下人多少是被旁人收买的都浑然不觉,还在那里大谈什么‘利益人心’,哪儿来的这么大脸!”
方才县舅爷说的时候,还捎带着把周围当日的政务也贬损了几句,却是叫他这神心都要起火了。
观主道:“他出身高家,可做什么都不如自己的兄弟,只读书还成,这就把读书当成救命稻草了,真是读了无数的书。只是这些书他是拿来安心使的,可没真学进去什么,学着学着,就学成如今这样子了。说两句政务你就不爱听了,上回还跟我辩了半日的‘定心生念’呢,整段整段地背经书和各家注解给我听,却连点‘定心’的边角功夫都没练到的。
“晓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明白我们要用他什么,这就成了。有什么可恼呢,又不是你儿子!”
说得长乐先生也笑起来:“幸好我没有儿女,要不然真来个这样的,真是修成神仙也得气掉下来了!”
灵素听了这半天壁脚,晓得了他们之后的打算外,还意外深入了解了一番她眼里学问过人的县舅爷,只是怎么听上去同自己想的不太一样?
原来读了那么些书,知道这么些道理,也不一定就能把这“人”给做明白。这人,果然还是得“活”出来才成。
且方才听那两个说县舅爷,她自己也闹得有些脸红。
她想起自己劝果子的那些话来了。“明知道担心了也没用的事情,何苦要去担心?”
想想自己,心里一直放不下神龙湖周围的事情,可问题是自己担心了有用么?如今的自己是借用了神行靴也走不了多快了,还拎着心做什么?最可笑的是,劝果子放下心里的“担忧”和“惧意”,自己又能说放下就放下了么?
自己这样,同县舅爷不是一个路数的?
再细想来,这法则却同上头相类。上头有神识,都不消读书,直接往识海中一映就都知道了。可就算把大长老那里的顶天玉简都给摄入识海,灵力同神识也不会因此就涨了分毫。那书仍是书,你仍是你。
这里凡人更苦些,还得先读书,没有神识用起来便当。可一样的,若是把这个“记住”就当成是练成功夫了,那就错了。
“得把我知道的道理活出来才算真知!”她心里忽然涌出这个念头。
只这一下,灵素发现上头被缚的神灵好似松动了一些,再细查时,却是心念的光流在反哺神灵。
此界中心念之能竟大到这般地步!想想之前自己贸然改人心念的举动,灵素头顶直冒冷汗。
第412章 鬼打墙
自从经过了县舅爷的比照,灵素寻着了一条新的路,——把自己知道的道理活出来。
然后她就发现,这不是方伯丰之前说的么?自己怎么听了全没有往心里去,非绕这么一个大圈才明白过来?!都不如湖儿和岭儿有慧根,他们俩可是当场就决定要跟着自家爹爹学的。
好在也不算晚,迟来也比没来的好。
万事俱备,如今只要找到做人的根本道理就成了。然后她只要照着那道理一活,齐了。
那人到底活个什么呢?怎么着活法才算做对了这个人呢?
神仙发现自己被鬼打墙了。
之前他们那么许多功夫,都在做学堂书楼,就是想叫人有机会多学点东西多读点书长长见识。
可现在出了个县舅爷,原来还有人读了几屋子的书还是没能化为己用,说什么都有道理,只活得还是一样糊涂。再说官学堂和书楼里,也是人来人往,大概只有两成的人算得了好处的,余者平平,甚至自觉耽误了功夫、没学到东西反遭了损的也不少。
“读书就像些石头和砖块,到人手里,怎么个垒法、能垒多高,都是各人的本事。”所以这读书有学问也并不是一条百分百对的路。
“这人世间就没有跟我们修炼灵力和神识一样绝对是对的路子么?”灵素觉着既然人头顶的光团同自己的相类,想必也该有相类的出路才对。可惜自家哥哥只露了句口风,却不肯明说到底是什么出路。
日子一天天过去,德源县前些年埋下的种子都抽条开花了。
自从官学堂里出来了一批去了大商行、大店铺帮手的学生,之后往官学堂里读书去的人就越来越多。尤其晚上的课,许多年纪很不小的也够跟着凑热闹。
虽则能坚持下来,最终果然学有所成的到底还是少数,最好的时候也没超过三成。只这阵势就挺吓人,连康宁府都传说德源县已经是“人人识字,遍地廪生”了。
织绒、织锦之外,如今又多了许多新式样的料子和织法。有人用山上一样青藤的茎皮捻线织布,称作小葛纱,价比上好葛纱还高上一倍。许多人也纷纷上山寻藤,却是没法子从里头弄出那样的线来,却是独一份的买卖。
又有一种专于夏用的料子,唤作“透骨香”,有说是料子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花露熏蒸,也有说是里头纺线的时候就掺了香料,反正这种料子夏日里穿在身上尽日生香,虫蚋不近,且不管洗过多少次,那香味也不会落尽。也是只有德源县才有的东西。
除此之外,另一个大行就是毛呢和毛线了。天候日冷,毛呢料挡风避水,御寒极好,毛线织成的衣裳比寻常的布衣箍身,穿一件顶两件,打面世后没多久,就成了殷实人家的必备冬衣。
等买卖做起来了,许多人后知后觉地想着跟进,才发现那羊毛的源头早就叫人把控了。没法子,要不就从人家那里订货,要不就高价问人买了种羊来,自己另外圈地养去。前者像被人勒着脖子,后者就不是小本买卖能随便玩得起的了。不免又有富者愈富、穷者愈穷之叹。
绍娘子上年八月里生的娃,出了月子就忙起了毛纺行的事务,一行双坊,以呢料为主,另一边则试制毛衫。两处的机子都是湖儿带着小毛弟在燕府的匠作行里做出来的。还没正式开工,试制了送出去的布样就换来了铺天盖地的订单。只是绍娘子这头一开忙,未免就分不了太多精神在自家娃儿身上,又招得家人颇多怨言。
打开头就是二百多人的作坊,织绒行那边则都交给了月娘在管,绍娘子从自己的份子里又抽出半成来给了月娘,齐翠儿知道此事,也没别的话说,只道:“谁叫咱们没那本事呢!”
风和楼也开始涉足面料行当,却不是同绍娘子那样的路子。七娘被府城里太太小姐们困住了,县里的大连店就靠沈娘子和灵素在管,这俩却都不是能当事的料,幸好七娘当日着力带出来一批人手,细事上倒不至于出太大乱子。
府城那头她脱不得身,这边又没人能独当一面,虽一早晓得得有两个能接自己班的才成,可这样的人物却不是说有就能有的。一时便是七娘,也不禁有些顾此失彼、捉襟见肘起来。
沈娘子不得不帮着应付,也叫这些事情烦得不成,倒越发起心想要安静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去。风和楼本来就有她家的份子,她自己又开着络线坊,同岭儿两个一起陆续染出了几百种颜色的丝线,每一个方子从用料配比到开染时令、天象冷热都有讲究。
这样出来的线,自然也不会随便用了,就叫风和楼出面开了个不大的作坊,精挑了人,专门织整件的衣裳料子。一件衣裳就是一匹料子,一匹料子上就是一幅整画。价格之高令人咋舌,却是供不应求。许多人托了各样门路来订,甚至连花样都不看就要付定金,还有的买了去也舍不得真做了衣裳上身,只当个画儿古董似的收着。
这些一起来,连带着周边村镇的蚕桑也愈发兴盛。便是县里的人家,也许多养蚕卖茧的。县里的路边河沿一早都种了桑树,这两年还叫农务司的人调了懂养树的来教人怎么剪枝压株,叫树能多产桑叶。
桑树都算城中百姓所有,按着坊区归到住户,一年两三季桑叶也有些收益,且也方便了城里养蚕的人家。
加上农务司之前弄出来的圈养禽畜的法子,有些人家试了果然可行,之后跟着学的人越来越多。一家虽养不了十只八只的,产蛋供肉也很不错了。加上用这个法子要人力打扫的事情极少,小鸡时候就开始吃碎竹叶和糙米,长起来之后就用秕谷、菜叶子菜根和家里的剩菜剩饭搭着喂,这么养出来的鸡又安静又肯长肉,实在是一招妙法。
便有人笑言,如今在德源县要寻点泐渋都不容易了。——能喂鸡喂猪的都当饲料了,实在太烂的太老的扔进堆肥桶里等着化成堆肥给桑树用。锯末子草根子甚至甘蔗渣都能拌了土填鸡舍猪圈,灶底的柴灰都有人来收,哪里还能有什么可扔的东西?!
刘玉兰已经搬回了城里,又把陶丽芬以前租的小院拆了重新修葺了一遍,鸣霞饭庄的买卖比从前更火了。灵素也名正言顺撒手不管了。
陶丽芬跟着绍娘子管了毛纺行的事情,对杏妮儿的烘糕买卖能分的精神也越来越少,幸好两个娃儿都是争气的,这营生竟也这么支撑下来了。
俩人今年都读完了高班,官学堂里就不用再去了,——如今人多,就算想去,那边也不收了。
杏妮儿带着几个婶子一块儿做糕饼,果子管着经营,俩人都做不来对方的活儿又都觉着对方辛苦,相互体谅着扛起这份买卖,日子长了,真比寻常姐妹还要亲近。
果子当日愁得头发都掉了许多,后来还是毛哥出手帮的忙。他正要琢磨怎么用人、指挥使动人来做事情的学问,果子这边觉着一团乱麻,他琢磨了两日就拉着果子梳理起这份活计的要点来。
一个是糕饼制作的技艺和规矩,不能叫客人同一样点心一批同一批吃出两样滋味来,还有一个这入嘴的东西,干净是头一个要紧的。话是这么说,怎么变成一样样人做事情时候的行事,可不是张嘴就能来的。
同杏妮儿一块儿,有时候还带上小毛弟,三四个人又是商议又是试行的,经了两个多月才算定了个大概。之后什么粉料的保管,鸡蛋上做记号以保证冬夏新鲜,做糕饼的人需得袖套包头穿戴齐全等等,也是无数的琐碎。
果子的重头在经营上,这里头学问就更大了。
从小了说有新销路的开拓和既有老客的维护,这一个“维护”二字,里头就是一日日一月月的日常来往。偷奸耍滑自然不能干的,怎么能想在人家前头,或者有点意外之事怎么能尽快给人家解决了,叫人家不至于生恶,一样样下来,也都煞费苦心。
往大了说还得有整个作坊的新品研制,从常年走货的各样数目里去看什么食客口味的变化以做妥当应对,蜂拥而起仿造自家买卖的同行对手又该如何应对等等。
还有同七娘那边的几个管事间的来往,果子是七娘带起来叫她经管这边买卖的,那几个是七娘指了给她帮手的,这里头的分寸毛哥也给果子说了一通人心好恶的话。
果子觉着最难的就在这里了:“一样的事情非得拐那么大一弯子来说,来做……就不是实话实说么!”
毛哥却道:“你若觉着你的‘实话实说’是实的,就着人心变个法子就是虚的,那我就白教你这两日了!事情果然是这样的情形,这个是‘实’的没错,可人天性就喜欢听什么不喜欢听什么,这也是一个‘实’,你要想把事情推进顺利了,非得把这两个‘实’合在一处考量才成。毕竟世上哪有单个的事?还不都是人的事!”
果子听了也觉有理,就跟着他哥的意思一一学起来。
这学的终究还是学的,一开始难免磕磕绊绊。不过有了这么一个行事的提纲在,她心里倒没有之前那么慌了。好歹若是错了能晓得自己是错在了哪一块,是之前就没考虑到,还是规矩行事都说过了却是做的时候没做到位,这样改起来也有根有据的。好像瘸腿走路的人得了根拐杖,总算能迈开步了。
七娘见了果子的改观,也松了口气,笑着对几个心腹道:“她这可算走出来了!若是这一步始终迈不动,我也教不了了,只好叫她爱做什么做什么去,免得生把心给压坏了。幸好幸好。”
各处顺遂,摆明了当甩手掌柜的灵素却又闲不住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后街顶了个铺子当真开起小酒馆来了。
倒是离家近,隔了没两条巷子,方伯丰起先还劝她,好容易这么些年忙下来,刚能歇歇,怎么又要开买卖?可后来想到年前自己同俩娃儿都各有各事时候,她一个人忙过年事务时说的那番话来,想着她有点事情做也好。加上酒馆不是饭庄食肆,也不用整天开着,什么时候歇两天也不耽误什么事情,也由着她去了。
湖儿同岭儿挺乐意灵素开个小买卖,岭儿高兴的是“下酒菜都能当零嘴儿吃的,开酒馆好”,湖儿想的却是“娘有点事情忙,就不会老想舅舅和外祖家的族人了。”
灵素从前就念叨过几回想要开个小酒铺,她觉着那样热闹有趣,且能变着法子做各种吃食,不用管下不下饭,饱不饱肚的话。
这回真的开起来,却不是为了从前那点乐子,她是实在没法子了!
读书是好,可读书也有县舅爷这样的读书人,学了一肚子书,说话为人惹人嫌还罢了,他自己还常说不通自己的道理。一时觉着自己厉害得天下无敌,成仙成神指日可待;一会儿又觉着人人都瞧不起自己,谁都要压自己一头,这辈子怕无出头之日。心里闹得厉害时,整夜整夜不得睡,得靠烈酒谋醉求眠。
有钱好,可齐家的二少爷刚刚叫人从自家荷花池里捞上来,幸好发觉得早,还剩半条命在,这就算德源县数得上的有钱人家了,怎么还想不通要寻短见呢……
长寿好,山上好些老爷子同儿子媳妇吵架了就哭“我怎么不死啊,你们就是嫌我活得太长啊”;家世显赫好,你看县舅爷若是个平常人家的娃儿,或者不至于被不求观那群人哄去当挡箭牌使,七娘一直着紧教畅儿看明世事人心,就是怕他往后应付不来各方来的算计……
这还不是鬼打墙?从前听人说的那么些“如果能……就好了……”竟都是死胡同或者绕圈路么?!
有没有哪个说着“如果能发财就好了”,果然发了财之后就人生圆满了的?有没有求长寿,真长寿了晚年安逸再无他憾的?
灵素觉着自己还得多看看人间的故事,也许能找出正道为人的一点线索。
作者有话要说:
看了一下评论,真是抱歉,后面这一阶段确实没什么有趣的了。
灵素钻到人堆里细看了之后,发现从前认为“于人有用”的东西其实不是根本,因为最后落脚都不在物质世界上,所以确实没什么剧情可兑了,剧情都在前面,这里只是灵素从另一个角度看明白的东西。
前面两个阶段,一个是活在事情里,做饭摸钱过日子;第二个是活在世上,她的所作所为影响了别人,自己也不由自主地被影响着,最后才闯了祸;现在是第三个阶段,她得从她的角度对人世间有解读,最后因为这个解读而有所成就。
如果说第二阶段的世事里面算励志,这第三段就真写修真了。她得解出这个界里的修真之道才行,又是心念上的事情,得自己本身对这块有过疑问的才会看得进去吧。
第二阶段说“这么做日子会好过些”,但是很多人会发现,“我知道这么做是对的,可我就是没办法那么做”;或者说“日子好过些,可我还是觉得不开心”,第三阶段的内容企图探讨这个问题。
估计十章以内应该会完结了,接下来会在内容提要里写明情况,不爱看这些东西的同学就别买了吧。
虽然明知道很多人不爱看,可作者强迫症,这块不交代顺了没法让灵素得成就,真是抱歉了。
谢谢各位一路支持,抱拳!
本文网址:https://www.powenxue11.com/book/13304/196700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powenxue11.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